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

ID:50558960

大小:23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7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1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2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3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4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5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6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7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8页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_第9页
资源描述:

《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学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系部:石油工程系专业:油田化学姓名:王华乔学号:52油田上常见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措施摘要:石油气体对人的危害:石油气体在不存在苯和硫化氢的情况下,导致人员中毒的临界值(TLV)在300×10—6,相当于可燃下限(LFL)的2%,具体现象见表6—3。硫化氢对人的危害:硫化氢的中毒临界值(TLV)为10×10—6,超过此临界值浓度的气体对人员产生的反应见表6—4。③苯和其他芳香烃的危害:芳香烃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芳香烃的中毒临界值一般小于其他石油烃类物质的中毒临界值,尤其是苯

2、,其中毒临界值为10×10—6。吸入较高浓度苯气的人员临床表现为血液和骨髓发生病变。④惰性气体中有毒气体:向储油装置中充加惰性气体是防火防爆的有效手段,但在惰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一旦被人体所吸入将会造成严重危害。其有害物质如下。氧化氮: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中毒临界值为25×10—6。二氧化氮的中毒临界值为3×10—6。二氧化硫:在惰性气体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为2×10—6~50×10—6,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鼻、喉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使人感到呼吸困难。一氧化碳:当燃烧不完全和燃烧缓慢时会产生200×10—6以上的一氧化碳

3、,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中毒临界值为50×10—6,其中毒机理为阻止血液吸收氧气,引起化学性窒息石油主要成分为甲烷,同时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气等。通过对石油的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种机器的润滑剂、气态烃。通过化工过程,可制得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化肥、医药、油漆、合成洗涤剂等。因此,石油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化等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经济血液”。石油生产环节繁多,劳动条件特殊。目前油田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有:1、粉尘:电焊尘、水泥尘、煤尘、铸造尘等;2、毒

4、物:汽油、苯、液化气、硫化氢、石油烃、一氧化碳、甲醛、甲醇、氨气、正己烷、丙酮、铅、汞、铬、酸、碱等;3、物理因素:噪声、射线、微波、振动、高频、高温等。一、石油企业重点岗位职业病危害与预防石油地质勘探是石油开采业的先期工作,其目的不是直接发现石油,而是查清地层和构造的数据,经过正确的地质解释制定出成功的钻井计划。石油地质勘探属于石油野外流动作业,具有流动分散,独立作战,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受地区气候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地理条件一般分为平原地区、沙漠地区、草原地区、森林地区、山区、水域、沼泽地带、高原地区等。地面地址:地质人

5、员在野外勘察取得倾角和走向,并绘制成图幅。把这些倾角和走向标在平面图上,画上地物地貌以及工区所有的井、油藏和水系。地质人员根据这种信息及合理地质假设做出一种解释。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高温、低温、高湿、低湿、高压、低压、紫外线、风沙等不良气象条件。消减措施:1、使用防暑降温、保暖御寒、防紫外线眼镜、防风沙服装等个人防护。2、沙漠地区作业重点要防沙尘暴、防迷路,另外,沙漠地区一般地下水含量较高,不能直接饮用;3、草原地区作业重点要加强对有毒昆虫、蚊虫、植物的防护;4、森林地区作业要加强对毒蛇、毒虫以及各类传染病、皮肤病的防护;

6、5、水上以及沼泽地区作业要加强防潮;6、高原地区作业要加强身体锻炼,加强对缺氧引起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野外地震勘探主要由各种车辆的司机、危险品保管员、测量员、钻井工、爆炸工、震源工、放线工、仪器操作员、解释员及维修工等工种参与施工。石油地震作业工人和地质作业人员一样,常年于野外地区施工。除了不良气象条件之外,爆破时还要受到噪声、炸药等有害因素影响。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低温、高压、低压、紫外线、高湿、低湿、风沙等不良气象条件消减措施:1、做好出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搞好技术练兵,反事故演习,提高

7、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制定好长途搬迁方案,确保安全搬迁;2、出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并进行防疫注射;3、对施工地区的气候、自然环境、地理条件要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对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要逐项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监控措施;4、现场职业危害防护以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为主,如防暑降温、保暖御寒、防紫外线眼镜、防噪声耳塞、耳罩等。钻井前准备工作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井队搬迁过程以及井架安装、固定过程的高空作业、野外气象条件以及焊接等。消减措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挂牢安全带,衣着整齐,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

8、的鞋。高空作业人员操作前,必须对脚手架、跳板、斜道、靠梯等和其它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情况应及时修理。凡六级以上大风和暴雨、雷电、大雪等气候变化大,不利于高空作业时,不得从事高空作业。加强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措施。钻井噪声主要包括机械噪声和作业噪声,机械噪声包括柴油机房、发电机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