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公开课教案).doc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公开课教案).doc

ID:50579099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2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公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公开课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公开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公开课教案)上课时间:2014年3月10日课题名称:畜禽对饲料的消化教学目的:1、掌握动物对饲料消化吸收的特点2、掌握畜禽的消化方式3、明确畜禽的吸收特点4、知道畜禽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的区别教学重点:1、畜禽的消化方式2、畜禽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教学难点:1、畜禽的消化方式2、畜禽的消化力和饲料的可消化性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1学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具:教学挂图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导入3、新课一、消化的概念动物的种类不同,消化道结构和功能也不同,但是它们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却具有许多共同的规律,其消化方式主要归纳为物理性、化学性、微生物消化。二、消

2、化的方式1、物理性消化由动物摄取饲料开始,指饲料在口腔中的咀嚼和胃肠运动中的消化。靠动物的牙齿和消化道管壁的肌肉运动把饲料压扁、撕碎、磨烂,从而增加饲料的表面积,易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把食糜从消化道的一个部位运送到另一个部位。物理性消化后食物只是颗粒变小,没有化学性变化,其消化产物不能吸收,但它为化学消化与微生物消化作好准备。对各类动物均不提倡将精饲料粉得过细,因咀嚼及消化器官的肌肉运动受饲料粒度之机械刺激,若没有这种刺激,消化液分泌减少,进而不利于化学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主要在动物的胃和小肠中,靠酶的催化作用进行,非反刍动物主要靠这种方式消化。动物对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消化

3、,主要靠消化器官分泌相应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作用下进行的,动物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主要靠消化道内微生物的发酵。3、微生物消化对反刍动物十分重要,瘤胃是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瘤胃中寄居着数量巨大的细菌和纤毛虫,这些微生物能分泌淀粉酶、蔗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这些酶可将饲料中的糖类、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消化液中的酶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逐级分解,最终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CO2,CH4等,通过嗳气排出体外。瘤胃微生物能直接由饲料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合成菌体蛋白,还可利用NH3合成菌体蛋白,还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等

4、供宿主利用。非反刍草食动物,马、兔的盲肠和结肠也能进行微生物消化。猪的大肠,家禽的嗉囊也能进行少量的微生物消化。畜禽最大生产性能的发挥,有赖于它们所具有的正常胃肠道环境和健康的体况。胃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从多个方面影响消化道环境的稳定和动物的健康。近来大量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不仅产生抗药性,有残留,而且破坏了胃肠道正常微生物区系。目前,人们试图通过直接饲喂微生物(益生素),使用化学物质(有机酸,糖)等方法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区系。(二)、吸收特点饲料被消化后,其分解产物经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1、吸收的部位消化道的部位不同,吸收程度不同。消化道各段都能不同程序

5、地吸收无机盐和水分。非反刍动物胃的吸收有限,只能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成年反刍动物的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能吸收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小肠是各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吸收面积最大,吸收的营养物质也最多。肉食动物的大肠对有机物的吸收作用有限,而在草食动物和猪的盲肠及结肠中,还存在强烈的微生物消化,对其产物盲肠和结肠的吸收能力也较强。2、吸收机理(1)、胞饮吸收(2)、被动吸收(3)、主动吸收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讲的内容作业布置:消化概念教学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