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血管检查.ppt.ppt

心脏、血管检查.ppt.ppt

ID:50584308

大小:8.13 MB

页数:139页

时间:2020-03-14

心脏、血管检查.ppt.ppt_第1页
心脏、血管检查.ppt.ppt_第2页
心脏、血管检查.ppt.ppt_第3页
心脏、血管检查.ppt.ppt_第4页
心脏、血管检查.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脏、血管检查.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脏检查泸州医学院附院心内科欧阳迎春教学目的与要求1.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2.掌握第1、2心音产生机理、鉴别。了解其增强、减弱的意义3.熟悉杂音的产生机理、临床意义。掌握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与舒张期杂音。4.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5.正确测量血压,了解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心脏检查的意义*心脏检查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基本功*与仪器检查相互补充心脏检查的要求需有一个安静、光线充足的环境患者多取卧位,门诊条件下也有取坐位必要时仍需取多个体位进行检查医生多位于患者右侧采取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依次进行,以全面地了解心脏情况需要反复地临床实践视诊(Inspection)心前区外形正常:心前区左

2、右侧相应部位对称,无异常隆起及凹陷。异常:①隆起: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②饱满:大量心包积液③扁平:扁平胸④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心尖搏动(apicalimpules)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胸壁对应部位,使局部肋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处范围:直径为2.0--2.5cm心尖搏动改变1、位置改变A、生理因素体位仰卧时,心尖搏动略上移左侧卧位,心尖搏动可左移2-3cm右侧卧位向右移1.0-2.5cm体型矮胖型--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可达第4肋间瘦长型--心脏呈垂位心尖搏动下移达第6肋间B、病理因素1)心脏疾

3、病左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但不向下移位左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伴有心界向两侧扩大右位心:心尖搏动在胸骨右缘第5肋间2)胸腹部疾病向健侧移位:一侧胸腔积液或积气,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向患侧移位:一侧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腹部疾病: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心尖搏动位置上移。2、心尖搏动强度及范围变化A、生理情况胸壁增厚或肋间变窄时,心尖搏动减弱,范围也减小胸壁薄或肋间增宽时,心尖搏动强范围也较大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心尖搏动可增强。B、病理情况心尖搏动增强:见于左室肥大,甲亢、发热、贫血心尖搏动减弱:心肌病变,心包积液、胸腔积液或积

4、气负性心尖搏动:(inwardimpulse)心脏收缩心尖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室肥大等三、心前区异常搏动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2、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见于右室肥大3、胸骨右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升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弓瘤4、剑突下搏动:可见于右室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如何区别?)触诊(Palpation)触诊的意义:进一步确定视诊检查的心尖搏动和心前区异常搏动;发现心脏病特有的震颤及心包摩擦感。与视诊起互补效果心脏触诊方法:检查者常用右手,以全手掌、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触诊查震颤常用手掌尺侧查心尖搏动常用2-4指指腹心脏触诊内

5、容一、心尖搏动触诊可进一步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查抬举性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的搏动,同时心尖搏动范围也增大,示左心室肥厚;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示右心室肥厚对复杂心律失常者,触诊结合听诊可帮助确定第一、第二心音二、震颤(thrill)概念:用手触诊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又称猫喘产生机制:瓣膜口狭窄、关闭不全、异常通道使血流产生漩涡,振动心壁或血管壁传至胸壁所致震颤强弱与病变狭窄程度、血流速度和压力阶差呈正比对震颤应首先确定部位及来源(瓣膜、大血管或间隔缺损)及其所处的时相(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最后分析其临床意义震颤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病及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

6、则较少有震颤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有震颤者多数也可听到响亮的杂音震颤分类:收缩期震颤;舒张期震颤;连续性震颤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时期部位常见疾病收缩期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室间隔缺损心尖区二尖瓣关闭不全舒张期心尖区二尖瓣狭窄连续性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动脉导管未闭三、心包摩擦感产生: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膜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触诊特点: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更明显收缩期和舒张期皆可触知,收缩期更明显坐位前倾、呼气末更明显叩诊(Percusion)叩诊目的确定心

7、界大小及形状。心浊音界包括相对浊音界及绝对浊音界叩诊要领1手法①病人坐位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平行,病人仰卧时,检查者板指与心缘垂直(与肋间平行);②采用间接叩诊法,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以右手中指藉右腕关节活动均匀叩击板指,并且从外向内逐渐移动板指,以听到声音由清变浊来确定心浊音界2顺序先左后右,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2-3Ⅱ2-32-3Ⅲ3.5-4.53-4Ⅳ5-6Ⅴ7-9(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心界改变及其意义1.心脏因素(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