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高考复习最全资料.doc

《周而不比》高考复习最全资料.doc

ID:50589152

大小:18.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周而不比》高考复习最全资料.doc_第1页
《周而不比》高考复习最全资料.doc_第2页
《周而不比》高考复习最全资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周而不比》高考复习最全资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瑞安二中《论语(选读)》高考复习资料之六:周而不比一、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背诵并理解重要语录。(2)理解儒家的人际交往观。(3)探究“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二、课文梳理1.孔子的“交友”观:君子周而不比章(2.14)——反对以利和,主张以义和君子矜而不争章(15.22)——反对结党私营,主张合群团结2.孔子的“择友”观:“择友”目的君子以文会友章(12.2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择友”标准:益者三友章(16.4)——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择友”方法:正面:视其所以章(2.1

2、0)——视以,观由,察安人之过也章(4.7)——观过知仁反面:群居终日章(15.17)——反对言不及义,好行小慧3.孔子的“处友”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章(15.15)——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章(14.34)——明确立场,以直报怨君子不以言举人章(15.23)——人、言并举,事实求是事君数章(4.26)——保持距离忠告而善道之章(12.23)——遵循适度原则4.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培养合宜的“择友”观,践行恰当的“处友”观,就能保持长久的人格魅力,受人敬仰。晏平仲善与人交章(5.17)三、重要思想1.周而不比:周而不比是“

3、群而不党”、“和而不同”,即交往应有一定原则,出于正当的目的,普遍团结人而不搞宗派,与众人和谐相处,不拉小团体,不结党营私。要做周而不比,一要胸襟宽广,“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二要以道义为重,做人讲忠信,办事讲原则不以惟利是图。择友标准:友直、友谅、友多闻,应该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而不是与谄媚逢迎、虚伪不一、夸夸其谈的人相交。交往方式: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交往尽度: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矜而不争:孔子认为君子有“仁德”之心,君子不争,不是说没有进取心,而是有进取心但不计斤斤计较。君子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

4、处,关系融洽,为公共利益,为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而耻于与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3.“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即当面直其怨,不必迂回曲折,旁敲侧击,而应单刀直入,以直言相告自己的愤怨;相对而言“以德相报”显得宽厚;法家的“以牙还牙”“以怨报怨”显得太偏狭。冤冤相报,不利于社会稳定,以直报怨应该是较高的一种境界。四、练习训练1、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这两章都涉及到了交友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

5、?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简要说明理由。参考答案原则是:朋友相处勿烦琐无度。我很赞同这个交友原则。理由:a、与朋友接触太多,双方矛盾自然会产生;b、人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自由与空间,过度干涉别人的生活,干涉别人的自由就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c、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或许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时不要强求朋友采纳自己的观点。。我不赞同这个交友原则。理由:a、接触能保持、促进感情,现实中交友绝大多数如此。b、既然是真心对待朋友,就要强劝朋友,直到朋友改正自己的错误为止,因为这是真心为朋友好。(2)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

6、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参考:①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方面,强调自主平等真诚的独立人格;曾子从交友的意义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的是培养仁德。②两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与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交友需要平等真诚;曾子侧重交友的方法。两人追求的要义是一致的。2、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群而不党”是儒家推崇的交往观。“周而不比”“比而不周”及“矜而不争”也是孔子论及的交往方式。这三种交往方式

7、哪一种和“群而不党”最接近?“群而不党”对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参考答案:周而不比。“群而不党”的意思是合群团结但不结党营私。这样的交往观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为“合群团结”产生力量,“结党营私”的人往往搞小团体,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处理事情往往不分是非原则的,这样对单位、集体乃至国家的发展是很不利的。3、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1)—(3)题。(7分)甲①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⑴以上文字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交友观?【答案】与人为善,友

8、好交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⑵结合对话背景,简要分析孔子的话中所包含的与人相处的儒家思想。【答案】儒家的“仁”包含着人道精神,从此出发,儒家提倡以与人为善的态度进行友好交往。乙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如今俗语云‘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此便是不忠。”对待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