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

ID:50589796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_第1页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_第2页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_第3页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_第4页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前言30余年高速增长波澜起伏,我国经济的增长也付出了不可忽视的代价,结构失衡、产能过剩、效益低下、环境污染等,便是其中最显著者。如此等等,使得中国百姓享受到的经济增长成果大打折扣,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更难得到与GDP增长率同步的提升。因此,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是刻不容缓。二、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转变的必要性就产业结构而言,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第二产业已趋饱和,劳动力和资源开始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然而,据研究显示,中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制造业。基于这样的差异,当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和资源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之时,中国

2、经济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必将下降,由之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必然下滑。就生产要素而言,从劳动力来看,在过去30余年中,每年高达1000万人的劳动投入增长,是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随着转移人口日趋下降,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投入的增长率将趋下降,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也将长期并存。从资本投入来看,过去30余年,中国的资本投入增长率是逐年提高的,然而,近年来,无通货膨胀的资本投入亦呈逐渐下降之势。技术进步的动态仍然令我们失望。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一直是我国经济的痼疾,至今没有显著变化。总之,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率下降,技术进步缓慢,这三个因

3、素叠加,导致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趋于下降。就投入产出而言,效率较低:从投入看,以GDP来衡量,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极为巨大。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高投资以及净出口支撑着的。如果把生态环境等外部影响也视为“投入”,我们为增长付出的成本更高----生态退化与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产出看,我国产能过剩形势日趋严峻,传统产业的产能大面积过剩,就是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增长势头也令人担忧。据统计显示,当前我国产能利用率平均已低于80%,有些产业甚至低至70%。按照85%~90%系正常水平的国际标准,我国目前的产能利用率

4、已接近危险水平,有的行业已进入破产的境地。应当说,产能过剩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另外,近年来,在增长至上的激励机制下,各地对增加投入普遍高度重视,但很少顾及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更忽略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效益联系。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就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率的高悬,我国的经济效益提高缓慢,甚至有所下降。显然,过去30余年中国经济增长虽然长期居于高位,但速度过快,难免有着各种问题。因此如果增长速度之下降换来了效益的提高和质量的改善,那么,我们的经济增长将更为真实,人民将因此得到更多的福祉。因此,我国需要优化经济结构,完善经济制度,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经济增长方式转

5、变的途径(1)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

6、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

7、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进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8、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