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

ID:50590032

大小:9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2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_第1页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_第2页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_第3页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_第4页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射线检测(RT)的原理和特点射线检测(RadiographicTesting),业内人士简称RT,是工业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Testing)的一个重要专业门类。射线检测主要的应用是探测工件内部的宏观几何缺陷。按照不同特征,可将射线检测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例如:X射线层析照相(X-CT)、计算机射线照相技术(CR)、射线照相法,等等。射线照相法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其他四种是:超声检测(UltrasonicTesting):A型显示的超声波脉冲反射法、磁粉检测(MagneticPar

2、ticle Testing)、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涡流检测(EddyCurrentTesting)。第一行左起一:固定式磁粉探伤机;第一行左起二:射线检测室的防护屏蔽门。 第二行左起一:便携式X射线管;第二行左起二:A型显示的模拟式超声波探仪。 射线照相法,利用X射线管产生的X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γ射线穿透工件,以胶片作为记录信息的器材的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的一种射线检测方法,也是射线检测专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射线照相法的原理射线检测,本质上是利用电磁波或者电磁辐射(X射线和γ射

3、线)的能量。 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穿透的厚度。详情请看:铅门为什么可以防止核辐射?射线照相法的原理:如果被透照物体(工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例如在焊缝中,气孔缺陷里面的空气衰减系数远远低于钢的衰减系数),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过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射线穿透工件后,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等会出现黑度差

4、异。射线检测员通过对底片的观察,根据其黒度的差异,便能识别缺陷的位置和性质。以上描述的基本原理和医院拍X光大同小异。射线照相法的特点1、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熔化焊接方法(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电渣焊、气焊等)的对接接头,也能检查铸钢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于检测角焊缝或其他一些特殊结构工件。2、射线照相法的优点 a)缺陷显示直观:射线照相法用底片作为记录介质,通过观察底片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缺陷的性质、数量、尺寸和位置。 b)容易检出那些形成局部厚度差的缺陷:对气孔和夹渣之类缺陷有很高的检出率。 c)射线照相能检出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分别

5、为毫米数量级和亚毫米数量级,甚至更少,且几乎不存在检测厚度下限。 d)几乎适用于所有材料,在钢、钛、铜、铝等金属材料上使用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该方法对试件的形状、表面粗糙度没有严格要求,材料晶粒度对其不产生影响。3、射线照相法的局限 a)对裂纹类缺陷的检出率则受透照角度的影响,且不能检出垂直照射方向的薄层缺陷,例如钢板的分层。 b)检测厚度上限受射线穿透能力的限制,例如420kV的X射线机能穿透的最大钢厚度约80mm,钴60放射性同位素(Co60)γ射线穿透的最大钢厚度约150mm,更大厚度的工件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加速器,其

6、最大穿透厚度可达400mm以上。c)一般不适宜钢板、钢管、锻件的检测,也较少用于钎焊、摩擦焊等焊接方法的接头的检测。 d)射线照相法检测成本较高,检测速度较慢。 e)射线对人体有伤害,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详情请看: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效应。相关资料: 【1】《射线检测》全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统编教材。 【2】射线无损检测的物理基础:工业用X射线和γ射线的细节【3】果壳果篮:原子物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