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

土地整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

ID:50593434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土地整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1页
土地整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2页
土地整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概论(综合整理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土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2.土地整理潜力:通过实施整理各项措施可以挖潜的土地数量、提高生产能力及降低的生产成本等潜力的总和。3.新增耕地(率):指新增加的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新增耕地面积所占项目建设规模的比率。4.水资源平衡分析:综合考虑项目区内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和需求状况,分析项目区水资源的余缺情况,合理协调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以寻求水土资源的平衡。5.灌溉标准

2、: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之和。6.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的总称。7灌溉保证率: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供水年数的百分数表示。8.排水标准:一般是用发生某一频率(或重现期)而不受灾的暴雨雨量和降雨历时来表示9.排涝模数:指单位面积上的最大排水流量,包括排涝流量和排渍流量。10.土地权属调整: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调整及在其上设定的他项权利调整。11.容泄区:用于承纳和排泄排水系统来水的河流、湖泊

3、及天然低洼区12.标准田块:即由田间灌排渠系、道路、林带等固定工程设施所围成的地块,是进行田间耕作、管理与建设的最基本单位。13.可行性研究:是指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分析、技术分析、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分析,对各种投资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进行的综合评价。14.土地复垦::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而废弃的土地,采取一定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15.土地开发:指对未利用过但具有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采取工程或其他措施,对荒山、荒地、荒水和荒滩等改造为可供利用的土地。16.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

4、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1.简述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中的土方计算方法及原理;(1)方格网法:适用条件:地形平缓或台塬区,平面形状方正,计算精度较高。具体步骤:①划分方格,②计算各桩点设计高程,③计算零点位置,④计算土方工程量。(2)横断面法:适用条件:地形起伏较大,或挖填深度较大又不规则的地区。具体步骤:①确定桩点②计算田面平均高程,③挖填方计算,④计算土方工程量。(3)散点法(施工测量应用较多)适用条件:地形有起伏,但变化均匀,不太复杂的地形。主要用于施工测量。具体步骤:

5、①划分横断面(10~20m一个截面),②绘制横断面③计算每个断面的挖方或填方,④汇总土方量。(4)其它方法:①调查法;②实物工程量法;③水库积分法。2.简述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图件的编制及应注意的问题;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比例尺:1:2000—1:50002、上图要素:(1)项目区边界(以明显地物为界)(2)道路(公路、农村道路)(3)河流、沟、渠(包括水的流向)(4)各种地类界线(图斑)(5)等高线(6)重要建筑物(桥、涵、闸、渡槽、居民点)(7)项目区外附近的重要地物,如道路、干渠、河流、排水承泄区3、图幅整饰二、土地开发整

6、理项目规划图1、比例尺:1:2000—1:50002、规划图应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进行编制,工作底图所有要素能够淡化显示3、规划图的主要内容:(1)各类用地的布局,以地类符号表示为宜(2)各田块设计高程(3)道路、渠道(流向)、排水沟(流向)、防护林、机井、农桥、闸、涵、电力线路、跌水及其它有关建(构)筑物的位置(4)居民点位置4、项目区外附近的重要地物,如道路、干渠、河流、排水承泄区。5、图幅整饰3.简述土地整理项目投资估算的方法及资金来源;方法:指数估算法、系数估算法、单元组合法、指标估算法资金来源: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

7、等4.简述土地整理项目中常见的防护工程类型及其作用;生物防护:是通过合理规划,利用植物发达根系的固沙、固土作用以及高大繁茂的秆茎枝叶所起的防护效果,为需要保护的农田生态系统提供一道生物防护屏障。主要手段是营造防护林和种植草皮,实施周期较长,但投资少而且效果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是长期而持久的。工程防护:是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质、土壤等特点和建设需要,安排合理的工程建设,如治坡工程、治沟工程、治滩工程等,以改变项目区的局部地形与局部构造,从而达到影响水流方向、保持水土、阻挡风沙、防止盐碱等。5.简述土地整理中常用的支撑技术;一、测绘技术:测绘是

8、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