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

ID:50600216

大小:975.83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3-12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_第1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_第2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_第3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_第4页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9.古诗三首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通过对春节放鞭炮、喝屠苏酒、贴对联等场景描述,表达了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清明时节路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愁闷,后两句通过一问一答,把路人的愁思转化为继续前行的奋斗心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诗人借重阳佳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教学古诗,首先是熟读古诗,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意,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学

2、前准备1.自读古诗,认读生字词。(学生)2.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和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师生)3.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了解过年的风俗习惯。学习重点1.认读生字,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2.理解《元日》的诗意,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氛围。学前准备1.预习生字,自读古诗。(学生)2.收集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的资料。(师生)....3.《元日》相关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

3、导入。(用时:5分钟)1.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每个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呢?2.板书诗题:元日。1.学生讨论交流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2.重点说说春节的风俗习惯。1.写出下面传统节日的时间。中秋节()清明节()元宵节()春节()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2.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生字。3.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古诗。1.先跟随老师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2.学习生字,正确读写生字。3.读写字词

4、,同桌互相订正。4.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可以采取同桌互读、齐读等方式来读。2.给下列字注音。屠()苏()欲()魂()牧()异()三、精读古诗,感悟诗情。(用时:1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作者。2.课件出示前两句诗,思考:(1)“除”是什么意思?(2)这两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1.了解作者王安石。2.自读前两句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热闹景象。小组交流讨论问题。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并回答问题。3.先解释带点的字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曈曈:__________________

5、符:____________________....3.齐读后两句诗,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春节的哪些习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课件出示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诗意。4.结合图片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进行全班交流。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诵读感悟。(用时:5分钟)1.组织学生交流:现在春节的习俗与古代春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背诵古诗。1.学生自由讨论问题,全班进行交流。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6、。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我希望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从学诗题、理解诗意使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清明》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两首诗的意思。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学习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细读《清明》。(用时:15分钟)1.学生自读古诗,互相交流清明节的习俗。2.课件出示第一、二句诗

7、,思考: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他们的心情如何?3.课件出示第三、四句诗,想象路人和牧童的对话,理解“遥”的妙用。4.用自己的说说整首诗的意思。1.学生交流清明节的相关风俗。2.小组交流讨论问题,再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订正。3.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4.发挥想象,写出路人和牧童的对话。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细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用时:15分钟)1.自读古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2.课件出示重阳节的相关图片,说说重阳节的习俗。3.逐句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写的场景。4.说说整首诗的诗意。1.学生自由读诗,交流作者。2.交流重阳节的风俗。3.理解第二句诗中的“异”和“倍”。4.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诗人的兄弟,登上山顶后你会说什么?5.选择“异”的不同意思。①不同的;②奇异,特别;③另外的;④奇怪。惊异()异口同声()异乡()异香()....5.自由发言说整首诗的诗意。三、再读悟情。(用时:8分钟)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