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

ID:50602725

大小:6.95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3-12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1页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2页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3页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4页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艺的起源与发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欢迎大家的到来陶艺协会陶艺的起源与发展工艺研究部制作陶艺的发展历史史前时期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唐代以后明清时期史前时期一、火和泥的使用世界上凡是远古曾生长葫芦的地方,那里的原始先民使用天然容器---葫芦,当炊煮的需求开始萌动时,葫芦容器不能实现,于是用泥包裹葫芦,以葫芦器为内模烧制粗陶的原始方式就产生了。为了升温,火塘又改进为原始窑炉。人类制陶的历程就这样开始了。二、发明陶器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时间:公元前5000至前3000年地点:河南渑池仰韶村特点:陶器绚丽多彩,展现了母系氏族社会从繁荣至衰落时期制陶工艺的特

2、色。原料:河流沉积的中砂性粘土工艺:泥条盘筑法、手捏成型、粘接成型等类型:大地湾类型、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名称:人面鱼纹盆高:16cm口径:39.5cm类别:半坡类出土时间:1955地点: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名称:双耳尖底陶瓶高:54cm口径:6.5cm出土时间:1972年地点:陕西临潼县姜塞出中国种类:细砂红陶用途:汲水工具特点: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耳,可系绳。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鸟纹彩陶盆三角纹花瓣纹名称:三足褐红彩红陶钵(最早彩陶)口径:33.4cm出土时间:7000年前地点:白家村时间:距今5000年—4000年地点:黄河上游马家窑遗址特点

3、:制陶工艺很成熟,彩陶占80%主要品种:红陶工艺:许多泥质细陶的口沿、外壁满绘花纹,有的器物内壁也绘彩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时间:距今约四千年左右范围:东起渭河流域及泾水上游的马莲河谷,西至湟水流域,南及白龙江,北达内蒙古阿拉善附近特点:工艺以细泥质和夹砂质橙黄、褐红色陶居多,灰陶很少,彩陶多施于泥质红陶上,以黑彩居多,也有红彩和紫彩。但素面陶器却有显著发展,流行篮纹、绳纹、弦蓖纹、附加堆纹、划纹等纹饰,并有少量镂空工艺陶器的出现。齐家文化大陶罐黑陶颜色:黑色开始于仰韶文化时期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黑陶

4、几乎是纯色的黑陶,所以曾被称作“黑陶文化”。龙山文化黑陶的烧造技术十分成熟,陶质坚密,烧成温度很高。在实用的功能上注重造型艺术风格的形成,讲究器形各部分形与线的对比和节奏变化。地点:浙江余杭良渚镇时间:距今约5250~4150年名称:黑陶盉先秦时期夏陶器商周的白陶与印纹硬陶发明瓷器商周及春秋战国的原始瓷先秦时期陶器制品的基本条件以含铁量2%左右的高岭土制胎,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器表施釉,表层在高温下烧成与胎体结合很牢的玻璃釉质灰陶灰陶是灰色和灰黑色的陶器的统称。原理:成型的陶坯在烧制时,控制

5、窑炉成还原火焰,粘土中的金属铁的氧化物大部分转化为二价铁,陶器的胎体呈现灰色,就称为灰陶白陶白陶是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高岭土为制陶原料,胎中含铁量在2%以下,烧成后呈白色或接近白色,质地细腻。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美观。印纹硬陶制作条件:用含铁量料高的粘土制作、烧成温度比一般陶器高特点:温度高的烧成后呈紫褐色,低的呈灰褐或黄褐色。个别胎体烧结程度高的扣击可发出金石之声。工艺:器表多拍

6、印叶脉纹、云雷纹、人字纹、绳纹、方格纹、回纹、曲折纹、菱形纹、波浪纹、夔纹等。汉代铅釉陶东汉黄釉陶楼汉代陶佣秦汉时期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是瓷器的成熟。一九四九年以后的考古发现,在河南、湖北、江西、河北、山东等地出土了不少以高岭土作胎、表面施釉,质地坚硬,烧结温度近1200℃的商代“釉陶”碎片和整器,专家认为,这些器物具备了原始瓷器的条件。陶与瓷的区别区别陶器瓷器烧成温度700—1000℃1200℃以上原料黏土高岭土(氧化铝含量高)坚硬程度较差敲击闷声较好敲击清脆声透明度不具备半透明特点半透明釉料挂釉低温时熔融与胎体高温烧成魏晋南北朝陶瓷俑唐朝

7、越青刑白唐三彩越窑青瓷浙江上虞尼姑婆山越窑址青瓷片刑窑白瓷花口洗唐三彩三彩属低温釉陶,以黄、绿、蓝三种颜色为主烧制而成,称唐三彩。三彩骆驼载乐俑通高56.2厘米长41厘米宋朝汝、钧、官、哥、定汝窑——五大名瓷之首窑址: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村一带类型:汝窑除烧青瓷外,兼烧黑瓷、酱釉瓷和钧釉瓷,以青瓷最为精致。特点:胎质细密,呈深浅不同的“香灰色”。与同期官窑器很相似,釉色以粉青为主,另有天青和卵青。釉层透明和不透明的均有。釉青一般都呈一种内蕴的木光。开片是汝窑的一个重要特点,无纹片的很少。纹片深浅长短交错排列,密而不乱。器物尺寸都很小,造型以盘、碟、

8、洗为多,其中椭圆四足盆是汝窑的特有造型。钧窑窑址:河南禹县特点:乳光釉、窑变。基本釉色是各种青色。由于在釉中渗入铜红釉,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