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

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

ID:50605368

大小:80.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12

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_第1页
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_第2页
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_第3页
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_第4页
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系列讲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系列讲座·第一讲:汉字、词语知识精讲一、汉字知识1.知识要点与复习策略  要掌握重点教读课文中出现的常用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含义、会组词。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了解多音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书写汉字,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初中毕业生应认识的汉字较多,包括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和使用率较高的字。这些字的识记和掌握,若单靠毕业前夕的总复习来巩固,搞临时突击,显然不会有好结果的。因此,在掌握汉字时应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汉字构字常识(主要是形声字)。(2)对任何一个汉字,要从字音、字形、字义三

2、个方面来认识。(3)注意容易读错写错的常用字,读书时要注意分辨。(4)要学会使用字典,词典,掌握音序检字和部首检字这两种方法。2.形声字  从字形上看,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大部分合体字属于形声字。形声字由表示字的意义的形旁(也叫义符)和表示字的读音的声旁(也叫音符)组合而成。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结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声字的形旁只能笼统地表示事物的类别,不能表示具体的意义。有一部分形声字的声旁甚至已不能准确地表示现代的读音。3.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  同音字就是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

3、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对于同音的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旁来判定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对于常用的同音字,要随时留意它们经常和什么字在一起搭配使用,表示什么意思。  形似字就是形体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表示几种不同的意义。辨别多音字的读音,可以从意义、用法、词性等几个方面考虑。  学习多音字,不仅要了解某个字有几个读音,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同时,还要了解不同读音的不同搭配习惯。二、词语知识1.知识要点与复习策略  理解、掌握基本课文中的常用词,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会辨析一

4、些同义词和反义词。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的褒贬义。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词语数量较多,故复习的难度较大。对这些词语,应该做到会读、会写,能在语境中理解词义。这部分词语也比较多,单靠死记硬背,往往记了这个,忘了那个,事倍功半。应该首先与阅读复习结合起来,即词语复习与阅读复习同步进行,这样做便于理解和掌握。在复习词语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把基本课文下有注释的词看一看,有重点地记一记,做些积累。(2)辨析同义词要从词义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感情色彩、使用对象和搭配关系方面进行区别。(3)运用一些有关解释词义的知识解释词语。

5、(4)要学会在一定的语境中揣摩、理解词语的意思。2.单义词和多义词  只有一个意义,叫单义词。  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多义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3.同义词和反义词  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大多数同义词只是意义相近或者有某种关联,一般不能任意替代。辨别同义词,可以从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搭配的习惯、感情的褒贬几个方面着眼。  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有的反义词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反,表达

6、两个矛盾的概念,非此即彼。有的反义词表示的意义不是相反,而是相对。如果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意义,它就可能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4.褒义词和贬义词  带有褒义色彩的词,即有肯定、赞许、喜爱的情感色彩词义的,就叫褒义词。  具有贬义色彩的词,即带有否定、贬斥、憎恶等情感色彩词义伪,就叫贬义词。5.实词和虚词  表示一定的概念,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都是实词。  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词法意义的,叫虚词。如介词、连词等。 试题解析例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河北省中考题)

7、A.匿(nì)名    挑拨离间(jiàn) B.迥(jiǒng)异 沾(niān)轻怕重C.抖擞(sǒu)   并行不悖(bó)  D.狭隘(ài)    坦荡如抵(d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注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解答有关汉字的考查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如B项"沾(niān)轻怕重"中的"沾"是"拈"的误写。C项"并行不悖(bó)"是"并行不悖(bèi)"的误读。D项出现一个错别字,"坦荡如抵(dǐ)"中的"抵"是"砥"字的误写。只有A项全部正确。 例2 下列有错别字的一

8、项是(  )(北京市中考题)   A.招是搬非 随机应变 祸不单行B.心旷神怡 大声疾呼 虚张声势   C.敷衍塞责 知迷不悟 辨伪去妄D.错落有致 自出心裁 不屑置辩解析 这类试题是考查学生正确辨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