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

ID:50616457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2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懂得文中实词“为、当、行、次……”的意思,虚词“之、以、固”等的用法。2.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3.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教学设想: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历史巨著、文学巨著,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典范材料。本文的教学,既要注意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史实,也要注意学习文中出现的古代汉语的一些知识。教学中要加强诵读、背诵训练。用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生字读音。2.诵读、句读。3.了解陈胜少年怀有大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学习司马迁的《陈涉世家》。同学们知道,陈胜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2、次农民起义。司马迁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这个历史事件,对这次起义的原因、经过以及起义大军的征战历程作了真实而生动、具体而完整的记述。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会对陈胜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有个具体的了解、认识。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珍贵的历史巨著(《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还是宝贵的文学巨著,也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典范材料。认真学习本文,我们会从中得到不少收获。这篇文章,生字较多,现在我先把课文读一遍,大家注意字的读音和句读停顿。二教师范读课文。三正音。阳夏(jiǎ)嗟(jiē)呼適(zhé)戍度(du)已失期以数(shuò)谏故当行(háng)陈胜王(wàn

3、g)罾(zēng)篝(gōu)火忿恚(hùi)笞(chì)徇(xùn)铚(zhì)酂(zàn)柘(zhè)谯(qiáo)砀(dàng)社稷(jì)被(pī)坚执锐四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恰当。学生个人朗读与集体齐读交错进行。读毕酌情讲评。五讲解课文。第一段。1.全班齐读。读前提出要求:思考回答“(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2)为什么先写这段?”读毕提问一二名同学,以了解同学对课文的理解认识。2.词语、句子“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者……也”:表判断。“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夏”,音。“陈涉少

4、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少”:年轻。“尝与人佣耕”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佣”,受雇为人劳动。“辍”:停止。“之”:往。“垄”:田埂。“怅恨”:惆怅恼恨。“之”:助词,调整音节。“苟”:如果。“应”:应答。“若”:你。“为”:做。“何富贵也”:哪里富贵得起来呢?“也”,表反诘。“太息”:出声长叹。“嗟乎”:感叹词。“安”:哪里,怎么。“鸿鹄”:即天鹅。“之”:的。3.内容提问一: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句话作答)讲解:这段主要写陈胜年轻时给

5、人做佣工之时,胸中已怀有大志(“鸿鹄之志”)。提问二:为什么先写这段?讲解:先写这段主要是表明陈胜后来发动起义并非偶然,早有其思想根基。布置作业:1.背诵第一段。2.诵读第二、三段,弄懂其句意,思考这两段各写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第二段中的实词“为、行、次、当”等、虚词“以、乃”等。2.了解陈胜起义的原因及陈胜吴广的共同谋划。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作业。二讲解课文第二段。1.朗读。读前提出要求:(1)注意字音、句读。(2)思考回答“第二段主要写什么?”叫两名同学分别朗读第二段。读毕,着重就字音、句读酌情讲评。2.词语、句子。“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

6、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二世”,秦二世,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发”:征发。“闾左”:秦代居里门左侧的平民;“闾”,里门。“適”:通假“谪”,责罚。“戍”:防守。“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屯”:驻守。“次”:编到。“当行”:应差;“当”,值,承担;“行”(),行列,古代军制二十五人为一行。“为”:担任,当。“屯长”:戍边军队中的小吏。“会”:适逢。“度”():估计。“失期”:超过预定的期限;“失”,耽误,错过。“法”:依照秦法规定,名词作状语。“陈胜、吴

7、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于是,就。“谋”:计议,商量。“亡”:逃亡。“举”:起事,发动。“大计”:重大的谋划,这里指起义。“等”:同样。“死国可乎?”为国而死,好吗?“死”,为动用法,为……而死。“天下”:天下人。“苦”:苦于,为某种事物或境况所苦。“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