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阅读练习.doc

高二语文必修五阅读练习.doc

ID:50646179

大小:37.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高二语文必修五阅读练习.doc_第1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阅读练习.doc_第2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阅读练习.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必修五阅读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望海潮》,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场景?并试着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杭州的繁华与美丽的?2)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3)“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西湖有许多景物,为何独写“桂子”和“荷花”?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何深意?6)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

2、法。请举例加以说明。4、阅读《雨霖铃》,回答以下问题:1)本词有哪些意象词?这些意象词起到怎样的作用?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这六句写了什么内容?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句话在上阕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放在此处有何作用?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作者设想的别后孤苦无聊的生活情景。请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四、课堂练习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3、()A、凝噎哽咽揶揄奖掖B、罗绮犄角枸杞掎角之势C、参差差遣差劲差强人意D、豪奢舍弃赊账设身处地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无语凝咽通霄达旦暮霭沉沉字字珠矶B、星辰寥若辰星良晨美景一年之计在于晨C、嬉闹参差罗绮竟豪奢D、繁琐要言不烦东南形胜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有三秋桂子(深秋)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念去去(往前走了又走)4、诵读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

4、一项是()A、对∕长亭∕晚B、杨柳岸∕晓风∕残月C、更∕与何人∕说D、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也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B、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C、曲调的名称(如“望海潮”“雨霖铃”等)叫做“词调”或“词牌”。D、古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调”“中调”和“长调”。6、有关《望海潮》一词,下列语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一开头即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的全貌。它点出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B、自“烟柳”以下,便从

5、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例如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写居民住宅的雅致等。C、“市列”三局,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但词人缀以“竞豪奢”一个短语,表现自己对普通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的反感。D、下阕前半段专咏西湖,词从湖山胜概、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描绘了它的美好风貌。后半段总结前文,赞美郡守。7、对《雨霖铃》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柳永本是南方人,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决计离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将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凄苦万种,无以名状。B、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诗人又善于借

6、助人物的神态来烘托心情,如“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等,使低沉的基调更显低沉。C、诗人擅长移情于景,擅长渲染氛围,使人物情感明朗化。像“对长亭晚”与“兰舟催发”,都是情化了的语言,产生了鲜明的美学价值和诱人的魅力。D、诗人充分发挥想像,进行了精心构思。上阕面对秋天的傍晚,乃是实事、实景、实情;下阕设想别后情景,无疑为虚写。全词正是运用这种实虚结合的手法,塑造了完美形象,提高了艺术品位。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钱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7、。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语言通俗而感情真挚,形象逼真,如在眼前,寥寥十一字,真是力敌千钧!C、“念去去”二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用“去去”二字叠用,更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于是觉得路途茫茫,道路修远。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五、拓展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

8、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①,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②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