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

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

ID:50650095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3

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_第1页
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_第2页
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_第3页
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_第4页
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的情境教学浅析摘要: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条件之一是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作者结合几年来对初屮历史新课改的实践,分析了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设情境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大量的观察事实及心理学研究发现,凡是对某一学科有浓厚兴趣和满怀热情的学生,该门功课的成绩较好,反之则相对较差。而新谍改的主题之一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

2、兴趣的诱导又何谈学习的主动性呢?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尽力发掘历史教材中激趣、引趣的素材,运用新颖多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摆脱传统教学中学牛厌恶历史学科的状态。“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往往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因。丿力史虽然不能重演,但是丿力史课堂教学能够让丿力史“重演”,即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所谓历史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历史情境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

3、体场景的体验,激起积极的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历史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來对初中历史新课改的实践,以岳麓版教材为例,分析通过创设丿力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丿力史兴趣的几种方法。一、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现真实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新版历史教材增加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筹,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是将这些形象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來。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

4、耳闻其声,从而更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如教学七年级上《甲骨文玉青铜器》,笔者收集了一段《国宝档案》中对于龙虎纹铜尊的介绍,配合电脑动画效果,使学生感叹不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技艺如此精湛、水平如此高超,在世界上占有绝对领先地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又如课例九年级下《罗斯福新政和德国法西斯专政》,在讲“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大萧条”时,先通过课件让学生观看大萧条时代的照片资料,并扮演照片中的人物,再现当时的情境。然后,借助于一个特殊调焦的镜头,在大屏幕上放映一幕关于1933年银行提款浪潮的场景。

5、几个学生指出他们所看到的一切:人们的姿势、穿着打扮、街道店铺的标牌、建筑物……然后,笔者提出一系列的问题:(1)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建筑?(2)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出现?(3)经济危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4)徳国为什么最先出现法西斯?之后讨论开始,教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补充历史信息,并在投影片上列出纲要。学生则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上千家银行倒闭造成千家万户分文皆无的灾难性麻果。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教师用再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再现经济危机时大萧条的场景,因而难以与学生达成共识,进而难以激发学生的

6、学习兴趣。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二、设置问题,创设有效情境在多媒体情境创设的过程屮也存在某些误区,例如:并非五花八门的图片和振奋人心的视频资料就一定有利于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短时间内虽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但从长远看作用恰恰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他们往往只顾及图片或视频的乐趣,看热闹,看

7、完之后脑子里却一片空白,不仅提不出问题,连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回答不出。而在下次学习中学生习惯于寻找他们认为有趣的内容看,而对于历史学科真谛的探索变得越来越肤浅。因此,多媒体只是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它可以在同样的情境资料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真正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寻找教材与教辅资料的切合点,创设一个真止有效的问题情境。真止有效的丿力史情境即便是简单的文字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课例《闭关锁国》,在导入本课时只用一张黑白图片和对图片的文字解释: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乾隆帝十分高兴

8、地接见了马戛尔尼,但是乾隆仅把他当做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地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