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环境情况与恢复建议.doc

基于地质环境情况与恢复建议.doc

ID:50650982

大小:6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基于地质环境情况与恢复建议.doc_第1页
基于地质环境情况与恢复建议.doc_第2页
基于地质环境情况与恢复建议.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地质环境情况与恢复建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LI益增加,供需矛盾关系口益突出,从而导致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增强。屮国地质调杳局于2002年启动的以省为单位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杳与评佔项H成果表明,我国矿山数量多,矿产资源的开发强度大,开发方式粗放,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滞后,矿产资源的开发已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破坏,泥石流、躺塌、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及地下水污染等地质灾害隐患II益加剧,破坏地形地貌及大量的土地资源,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矿山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的煤响。广西作为全国的矿业大省矿山

2、地质环境问题同样严峻。因此,根据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研究科学合理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矿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广西忖前在册的矿山,主要以分布面广的非金属矿产和小型有色金属矿产为主,开采规模以屮小型为主。由于过去采富弁贫,采易弃难,开采设备简陋,采矿方法不当,生产技术落示,以及民采盗采现象突出,加上多数采矿权人防灾及环保意识薄弱,造成目前广西矿山地质环境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1.1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于露天开采矿山,由于

3、多数矿山未按开采设计方案进行台阶式开采,肃天采场形成高陡边坡,边坡稳定性较差,且基木无支扌半防护措施,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对于地下开采矿山,生产过稈中排放的大量废石随意堆放于废石场内,废石场无拦挡和排导工程,暴雨季节易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另外,采矿过程屮因抽排、疏干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地面沉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导致矿井周囤居民房屛的墙体开裂;另外,矿山生产排放的尾矿水、矿坑涌水、废石淋滤水等未经处理頁•接排放,有毒有害重金属含量和药剂残余含量均高于生活饮用水一卫生标准,对周围村屯居民生活饮用水构成威

4、胁。如南川•车河矿区选矿废水排放,造成刁江水质恶化,水屮的有毒有害元素明显超标。1.2含水层破坏采矿过程屮,长时间抽排地下水,将导致含水层顶底板结构的破坏,导致矿山周用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严重则导致周围井泉干涸、水质恶化等,给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1.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露天开采最为育观的表现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它是一种高速、大规模改变H然景观的生产活动,采空区常常形成较深的需天采坑以及高陡危险边坡,对原冇地形地貌呆观和植被产生严重的破坏。如大新镭矿矿区、岑溪糕堀花岗岩矿区等。1.4土地资源破坏广西

5、拥有猛矿、铝土矿、非金属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采用臨天开采,不仅破坏了矿山周边地质环境,而且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压占或挖损破坏。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上述表明,广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相当严峻。因此,探讨不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以及针对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及十•地资源的破坏等的治理恢复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2.1崩塌、滑坡防治躺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边坡以及废渣堆放边坡。可采用的防治措施有支扌当工稈(抗滑桩、扌当土墙),

6、加固丁•稈(锚索、锚杆、注浆加固)、削坡丁•稈、压脚丁稈,同时配合扌IF•水工稈、护坡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等次要治理T程进行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其屮抗滑桩支扌当使用的较少,扌当土墙支扌当最为常川,且扌当墙高度一般不宜高于6m,特别是膨胀土地区,高于3m的扌当土墙经常失效;锚索、锚杆、注浆加固等加固丁程措施是臨天采场边坡比较实用的防治措施Z—,但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屮,实际设计使用的较少;削坡工程是露天采场边坡常用的防治措施,通过边坡稳定性验算,降低采场最终边坡角,保证边坡的稳定性。比如广西南宁盆地、宁明盆地、百

7、色盆地等地区,嘉天砖用页岩矿往往具有膨胀性,开采设计方案屮设计的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较高,一般45。左右,这样的边坡角对于膨胀土边坡而言是不稳定的。因此,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法就是采取削坡工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建议该类露夭采场最终边坡削坡至30°。此外,排水工程、护坡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是册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的辅助工程,往往也是必要工稈。2.2泥石流防治泥石流形成有三个基木条件,即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水源条件。三大条件对泥石流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地质条件集屮反映在泥石流形成的松散碎屑物质方面,矿山生产排放的废

8、渣、废石、废土是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物源;沟谷发育、山坡坡度较陡、相对高度大等,是产生泥冇流地质灾害的主要地形条件;丰富的水源是产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广西而言,主要来源于降南,而强降雨季节往往是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季节。泥石流地质灾害按流域的沟谷地貌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沟道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两类。因此,根据泥石流形成的基木条件及类型,应采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