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doc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doc

ID:50656134

大小:35.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doc_第1页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doc_第2页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机工程学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的特性及工作条件与机器相匹配的科学。它把人和机器视为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指出机器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使人付出适宜的代价后可获得整个系统的最佳效益。人机工程学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理论,还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劳动卫生学等。认真研究这门科学,可以创造出最佳设计和最适宜的条件,使人机实现高度协调统一,形成高效、经济、安全的有机系统。  1 人机匹配与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匹配是指人的特性与机器特性的适当配合。在人机系统中,人是系统的主体,机器是人创造出来的,机器当然应该适应人的特点。如操作空间应与人体外形测量尺寸相适应

2、;操作机构应与人的形体和最佳用力范围相适应,指示仪表及信号应适合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常规要求等。 操纵机构是人将信息传给机器的工具。因为人输出信息的部位(口、手、足等)不同和操作要求不同,所以操作机构的种类也很多。在设计时要考虑机器的动作方向、阻力、速度和安全等因素。如果操纵机构的运动方向与被控制对象的运动方向及仪表显示方向保持一致,操作就会准确及时;也可简化培训过程,改善调节的速度和精度,并减少事故。操纵机构存在摩擦、弹性、粘性和惯性等阻力是必要的,这可以产生“操纵直接感觉”,使操作连贯,减少振动和过载造成的干扰,保证操作控制的准确性。 

3、控制动作分为行程调节和微量调节。行程调节可使控制器迅速接近所需位置。微量调节则使控制器准确地置于所需位置。设计时应使操纵机构与仪表显示的位移有合适的比率。 在仪表指示设计中,视觉显示装置最多。人的正常视距为46cm~71cm,视角为39°~41°。仪表应设置在操作者正面视野内,最佳视距为50cm~55cm;重要仪表不得超出40°视角的范围,常用仪表必须在30°视角内。仪表高度最好与眼睛相平,上下视线在10°~45°范围内。指针刻度间距摆角不得小于10°,指针的宽度为1.0mm~2.5mm,并应贴近刻度盘表面,以减少误差。当有多个仪表并列时,其正常

4、位置变化所对应的指针方向应该相同,闪光信号不要太多,闪光频率以0.67Hz~1.67Hz为宜。 由于作为人机系统主体的人有易出错误的特性,除通过训练提高其可靠性外,在操作机构和指示仪表设计中还需采取安全措施,以防偶然错失而造成严重后果。预防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顺序自锁、锁定、阻尼、槽卡、定向、定位等物理方法。 综上所述,以装运设备为例,当总体设计时就应考虑以下几点:①1.60m~1.90m身高的驾驶员操作位置有最佳选择,既有合适的操作空间,也有足够的自由空间;②转向机构、液压操纵杆、制动器和踏板等操作机构的排列布置,对于驾驶员应是最方便、最舒适的

5、区域;③应有与机器性能相适应的操作特性和制动力最佳值范围,为改善操作进程,可配备导向辅助装置;④操作者的脚、头、手臂各部位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坐姿应符合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⑤减少机器的振动性及对操作者的噪声危害,要降低和控制振动源和噪声源的强度,必要时可采取个人防振和防噪措施;⑥在操作者所期望的最佳视野,要使视线不被大体积货载遮挡,必要时可偏置操作者及助手的座位。 应特别指出,良好的视野状况意味着操作工作的安全可靠性,也关系到操作者的舒适程度。  图1所示为H20型叉车根据人机工程学确定的最佳操作位置。  2 人机结合和人机功能分配 人与机器

6、的结合形式,依复杂程度不同可分为“劳动者—工具”、“操作者—机器”、“监控者—自动机图1H20型叉车的操作位置器”和“监督者-智能机器”等几种。机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其操纵复杂程度提高,对操作者提出了严格要求,操作者的人体功能限制也对机器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人机结合的原则改变了传统的只考虑机械性能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同时考虑人与机器两方面因素、以获取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的设计思想。 人体的功能动作具有对称性及协调性。操作动作的设计应使操作简便、连贯、协调和省力。在人机系统中,岗位设计要同人机界面设计结合起来。岗位设计主要应考虑工作空间、工作姿势、座椅型

7、式、工作台面、照明及工具安放位置等合理性;人机界面设计主要应考虑控制装置集中方便、仪器显示明显、人机信息交换迅速及时等。通过人机结合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机系统效率。 通过对人体特性和机器特性的权衡分析,将人机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器,称为功能分配。功能分配是提高人机系统效率的关键,例如设计时应考虑人的姿势不同,所能付出的力量也不同;拉力大于提力,提力大于握力,膝部屈曲160°时蹬力最大(人腿输出力值分布见图2)。此外还应考虑人体无条件反应时间为0.1s~0.15s等。 纵观人类机械设计史可知,造成产品与人体能力之间不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