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

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

ID:50656853

大小:11.42 MB

页数:113页

时间:2020-03-14

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_第1页
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_第2页
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_第3页
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_第4页
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城西溪诚园推广工作汇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绿城·西溪诚园推广线索汇报本次汇报分4部分内容:一.“诚”的训诂学考证二.“诚”的思想史考证三.“诚”的价值论梳理四.“诚”的营销策略体系(“诚”在西溪诚园项目推广中的显与隐,分产品价值体系、平面表现体系、策略操作体系)诚之训诂学考证读诚。1、甲骨文中无考。2、《说文解字》:“诚,信也。从言,成声。”“诚”为形声字,以“言”为形旁,表其意;以“成”为声旁,表其音。“言”为会意字,表示告祭。诚在言字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指在对祖先、神的告祭活动中,不能有欺蒙和亵渎之心,必须始终虔诚,才能完成告祭与祖先神

2、灵相通。意为心诚则灵。3、《康熙字典》:“《说文》信也。《广雅》敬也。《增韵》纯也,无伪也,眞实也。《易·干卦》闲邪存其诚。《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言鬼神不系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礼·乐记》着诚去伪,礼之经也。《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注》诚者,眞实无妄之谓。”4、《现代汉语·辞海》:诚chéng◎真心:~恳。~朴。~实。~挚。忠~。心悦~服。◎实在,的确:~然。~有此事。5、“诚”与“信”的互训:《说文解字》曰:“信,诚也。”“诚”的基本含义是诚实无欺,真实无

3、妄。“信”强调言谈本身的诚实性,表里一致,诚与信可以互训。6、“诚”与“信”的区别:“诚”与“信”最初单独使用。孔子《论语》很少用“诚”,更多用“信”或“忠”来阐发。《论语》中“信”用了38处,但只有2处提到“诚”,而且都不是用“诚”的本意。《论语·子路》云:“诚哉,是言也”。又《颜渊》引《诗·小雅·我行其野》云:“诚不以富,亦祗以异”。孔子讲“仁、义、礼、智、信”(五常),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但没有直接用“诚”。7

4、、“诚”与“信”的互文:在儒家诚信观里,从哲学层面上讲,“诚”是天地“真实无妄”的本体特征;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诚”是指人的一种真实不欺的品性和做人的原则,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很高的道德境界。“信”则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之一。综观儒家诚信观的演变发展过程,儒家诚信观就是以要求人们在思想、情感、行为上都诚实无欺、真实无妄、遵守承诺。诚之思想史考证思诚。探究儒家原典,溯本求源,“诚”的阐发主要见于儒家经典“四书”,又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宋代新儒家对诚信道德范畴新的义理阐发的

5、依据。诚《论语》:仁与信的体用关联《孟子》:心体与诚信的关系《大学》:修身与诚信的关系《中庸》:诚的本体论高度诚孔子主要讲“信”,很少谈“诚”;孟子赋予“诚”以本体化地位“是故诚者,天之道也”子思《中庸》“诚,达天地之化育”儒家“诚”观念的基本成形。宋儒,“诚”成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本体论范畴“天理之本然”(1)诚:人与神即作到内心有诚,就能得到与神通,凡事顺利,行事都能取得很高成就。最早见于周代的古籍《尚书》、《诗经》、《周易》等书。《尚书》:“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2)诚:人与人随着生产

6、力的发展,神的地位逐渐降低,人的力量的逐渐高涨,以及神的逐渐伦理化,“诚”的观念遂由对神的虔诚信仰过渡到对道德的虔诚,逐渐由“人—神”关系发展到反映“人—人”关系。(3)诚:儒家把“诚”发展成为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奠基性概念。儒家开始把“诚”发展成为核心范畴。儒家“诚”的逻辑演变过程,第一先秦时期:儒家诚信观的开端。第二是秦汉至唐时期:儒家诚信观的系统整理与定型。第三是宋明时期:上升至哲学系存在论层次。(4)诚:现代社会的简单化理解现代社会,“诚”依然是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当代社会依然有重要的价值,但却

7、常为一种简单化、工具化的使用倾向。“诚招天下客”,“以诚信为本”。○诸子及典籍中“诚”的重要论述举例:大哉乾元,万物之始,诚之源也。——《周易·乾卦·彖辞》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礼记·中庸》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

8、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孟子·离娄上》明允笃诚。——《左传》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夫诚者一也。——《说苑·反质》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义·情性》信者诚,诚者直,故为绳也。——《汉书·杜钦传》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中说》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正蒙·诚明》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正蒙·诚明》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敬则诚。——《明道语录》卷一诚者,天之道。——《朱子语录》第一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