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交底书.doc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交底书.doc

ID:50666248

大小:39.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交底书.doc_第1页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交底书.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交底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交底书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1、浇筑前应选用适量的水湿润泵的料斗、泵室及管道与混凝土的接触部分,然后用1∶2的水泥砂浆进行润滑泵送管,其用量按照泵送距离确定。2、浇筑之前要检查模板及其支架、钢筋以及保护层厚度、预埋件等的位置、尺寸,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浇筑。浇筑的混凝土应填充到钢筋、埋设物周围及模板内各角落,为防止产生浇筑不均匀及表面气泡,可在模板外侧辅助敲击。对柱墙浇筑前严格检查间距,避免堵塞,浇筑不到位。3、自密实宜使用泵送,泵送要连续,避免因停顿时间长而堵管,如用吊

2、斗浇筑时,尽量使出料口与模板入口距离近。自密实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应保持其连续性,当因停泵时间过长,混凝土不能达到要求的工作性时,应及时清除泵和泵管中的混凝土,重新浇筑。4、对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应进行监控,当运抵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低于设计扩展度下限值时不得施工,可采取经试验确认的可靠方法调整坍落扩展度。在降雨时不宜在露天浇筑混凝土。5、浇筑时的最大自由落下高度宜在5m以下,最大水平流动距离应根据施工部位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而定,最大不宜超过7m。6、浇筑时应防止钢筋、模板、定位装置等的移动和变形,对于

3、型钢混凝土结构应均匀浇筑,防止扭曲变形。柱、梁、板节点浇筑时,泵口应距柱口有一定距离,不得直接对准柱口,应使混凝土沿柱模板侧壁流向柱底,以免柱内形成“空气包”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7、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8、滑模施工时应保持模板平整光洁,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与模速率匹配,防止滑模时产生拉裂、塌陷。9、板类(含低板)混凝土面层浇筑完毕后,应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10、混凝土浇筑后,静停过程中因气泡溢出导致混凝土沉降,可在浇筑时适当提高所要求的标高,

4、也可在混凝土初凝前补充浇筑至所规定的标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养护众所周知,混凝土一个很重要特性就是养生性,没有足够的温度、湿度是很难实现混凝土在标准条件所实现的众多性能,这对于掺混合材料的免振捣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尤其主要。试验表明:干燥状态比潮湿状态收缩大;同龄期不掺混合材料的高强度混凝土水化度深,胶料间的吸附水和胶料中的层间水含量相对较低,而结构结合水含量相对较高,因此在相对残酷的环境下,掺混合材料的混凝土中的水就容易失去而不能实现标准养护条件下的众多优良性能,因此免振捣混凝土由于使用了大量掺合料,就必

5、须更加注意早期养护,通过养护液、专人洒水等养护手段,保证一定时间温度、湿度稳定,使胶凝材料充分水化,一般养护时间应在14d以上。自密实混凝土养护环节极其重要,否则就不能在施工现场保证标准养护条件下所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1、应制定养护方案,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2、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及时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钢管混凝土和保温模板一体化施工技术等不拆模、无外露混凝土面的可省略养护过程。3、浇筑后的自密实混凝土可采用覆盖、洒水、喷雾或用薄膜保温、喷养护剂(液)等养护措施。4、对底板

6、和楼板等平面结构构件,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应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应揭去塑料薄膜,铺上麻袋或草帘,用水浇透,有条件时尽量蓄水养护。5、截面较大的柱子,宜用湿麻袋围裹喷水养护,或用塑料薄膜围裹自生养护,也可涂刷养护液。6、墙柱体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达到2.5Mpa后,必要时可松动模板,离缝约3~5m,在墙柱体顶部架设淋水管,喷淋养护。拆除模板后,应在墙面覆挂麻袋或草帘等覆盖物,避免阳光直照墙面。连续喷水养护时间应根据工程环境条件确定。地下室外墙宜尽早防护及回填土。

7、7、冬期施工不能向裸露部位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浇水养护,应用保温材料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保温养护。保温材料的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广州市长兴混凝土有限公司技术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