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

ID:50672225

大小:10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3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_第1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_第2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_第3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_第4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套教案-新人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技能】: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进行关于职务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二、教学重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三、教学用具:ppt、实验材料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复习旧知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的进出。提出问题: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膜的呢?(二)问题探讨问题探讨:用幻灯片展示实验,提出问题: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如果换成纱布,会怎么样,说明玻璃纸

2、有什么特性?什么物质跨越了玻璃纸?如果内外的蔗糖溶液浓度相同,液面会怎么变化?补充资料:什么是半透膜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幻灯片展示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试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完成资料分析后的讨论题。学生完成讨论并交流后进行归纳和总结:红细胞的细胞膜是半透膜;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略)提出问题: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和动物细胞有区别吗?用问题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差异: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与动物细胞的有什么不同。引出原生质层的概念。以提纲的方式知道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提出问题(价值高的)、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阅读资料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并且回答交流讲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4人小组,书面)学生完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情感】:了解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二、教学重点:重点: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难点:生物膜的流动性三、教学用具:ppt四、教学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提出问题:细胞膜为什么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生物膜之间为什么能互相转化;细胞膜为什么能发生形态上

4、的改变(变形虫的图片,或者视频)学生思考,并回顾相关的知识(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知识】: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技能】: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利用“问题探讨”,用幻灯片展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1、这个脂双层膜模拟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3、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4、其他问题观察图表,

5、思考问题(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概念被动运输:首先水进入细胞的方式,再以氧、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例,说明自由扩散的概念协助扩散:回顾问题探讨,以葡萄糖进入细胞为例,强调蛋白质载体的参与。(三)主动运输举出一些逆浓度或者逆电化学浓度进行跨膜物质运输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些物质怎么样进行跨膜运输,需要什么条件?(同时展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模式图),启发学生对新出现的跨膜运输方式进行观察,对比。对主动运输的概念进行归纳。强调主动运输的特点: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为什么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练习一(略)观察,思考,可以允许讨论,说出观察的结果(四)大分子的运

6、输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文以及播放FLASH动画学生根据阅读文字和观看动画,经过讨论,组织语言对大分子跨膜运输进行描述(五)与社会的联系简单描述囊性纤维病的机理以及病毒感染中,药物比较难杀灭病毒的原因。(六)小结及《技能训练》以填表格形式,对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进行比较指导学生就《技能训练部分进行讨论共同完成表格根据曲线图进行讨论,分析哪些例子分别通过主动运输排出或进入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情感】: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

7、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技能】: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二、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重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器材四、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问题探讨提出问题:与外界的化学反应相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条件温和、效率高);在学习化学知识中,我们为了让一些化学反应更容易地进行,会使用催化剂,那无机物催化剂和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上,效率上有什么区别呢?阅读问题探讨内容,进行相关的讨论思

8、考教师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