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

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

ID:50677632

大小:32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13

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_第1页
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_第2页
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_第3页
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_第4页
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数码人像摄影-三灯布光形式深入探究3.4.2三灯布光  用三盏灯拍摄人像是人像摄影中较常见的用光方法。在人像摄影中什么时候用三灯,三灯的光位怎样决定、光质如何处理、色温如何控制以及如何运用三灯拍出理想的人像摄影照片,是专业人像摄影师必须熟悉并掌握的用光方法。本节与大家一起探讨三灯人像摄影的4种常规布光方案的应用方法。一、三灯平光布光  三灯平光布光方案运用较广泛,平柔的光线较适合表现明快、美好、理想、和谐的艺术气氛,但相对立体用光,画面立体感差一些,被摄者容易显胖,运用光线对被摄者塑造的可能性弱一些。三灯平光布

2、光方案大体又分两种情况。1.“V”字形布光  所谓“V”字形布光,就是3盏灯在照相机的左右各1盏,在照相机的下方布1盏,3盏灯形成“V”字形的光位,如图3-41和图3-42所示。“V”字形布光适合表现脸型较瘦、面部立体感较强的被摄者,而不适合表现脸型较胖的被摄者。底灯的运用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眼袋和笑沟,使被摄者显得年轻。人像摄影中,一般3盏灯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三灯的光心在摄影中指向被摄者的面部,三灯的强度是相同的,色温也是一致。在运用V字形灯光拍摄人像时,由于没有背景灯光,如果要使背景的色彩得以如实表现,可以让被摄者尽量靠近背景,用前面3盏灯的

3、余光照亮背景。V字形布光中,如果在其中的1盏灯上寻求光质、强度、色温的变化可产生出一系列新的布光方案。图3-412.上下夹光布光  上下夹光布光方案是在人像摄影中较时尚的布光,其灯光的光位组成是由两盏灯从照相机的上下方各一盏投向被摄者,第三盏灯作背景光或发光。上下夹光的造型特点是相对于其他类别的平光布光,被摄者会显瘦一些,一般上下夹光的前面两盏灯是加柔光箱的柔性光,而用于塑造背景的背景光或用于塑造轮廓的轮廓光一般是偏硬的硬性光。在上下夹光布光中一般上下两盏灯的灯心要对着被摄者面部。灯光的强度一般根据未来画面景深虚实的需要来确定,背景光的强度要与前

4、面两灯的强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图3-43所示。假设前面两盏灯实测总曝光量是F8.5,背景要如实还原色彩时,背景光的强度也应是F8.5,如果要使背景变浅,背景光的强度就应高于F8.5,反之背景光就要弱于F8.5。二、主光+辅光+轮廓光布光  主光+辅光+轮廓光布光法是人像摄影中较传统的一种布光方法,如图3-44所示,它以表现主体人物为主,对背景和环境都只是用主辅光的余光加以表现。图3-44  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主光一般都是在前侧光至侧逆光(如45°前侧光、90°侧光、120°侧逆光)之间作一系列变化。主光的光质一般相对辅光硬一些,但较经典的用法应

5、该是根据被摄者的具体情况和画面影调表现的需要来调整其光质的软硬。主光的光位须根据被摄者的表现需要、画面艺术气氛塑造的要求以及画面影调表现等因素来灵活决定,并没有一定的成规。主光的强度一般在画面中相对来说是较强的,应该定多少是根据画面的实际曝光量、主辅光之间的光比、感光材料的感光度等因素来决定的。当轮廓部分的颜色偏深时轮廓光的强度相对可以比主光强。主光的色温应根据主题和被摄者表现的需要来决定。  辅光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主要的作用是表现暗部层次、控制画面反差。辅光的光位一般与相机等高,辅光的光质应该是柔性光,辅光的强度要根据画面影调与被摄者形体表现的需

6、要等因素来决定。  在这种布光方案中,轮廓光一般是放在侧逆光位的:如120°,轮廓光的光质一般是硬性光。轮廓光的色温可以根据画面艺术空间塑造的需要来决定。一般轮廓光的强度都是摄影师根据经验来决定的,也可以根据精确的测量来确定。三、主光+辅光+背景光布光  主光+辅光+背景光布光法是一种较经典的布光方案,其主要特点是不但充分地表现了被摄者,而且通过背景光的变化控制了背景的调子,烘托了主体和画面的艺术气氛,是人像摄影师需要认真研究的一种布光方案。由于主光和背景光在光位、光质等方面的变化使这类布光方案的变化非常丰富,下面就几种有代表性的变化方案与大家一

7、起进行研讨。1.主光(顺光)+辅光+背景光的布光法  这种布光方案较接近前面三灯平光的布光方法,只是前面的平光是两盏灯或三盏灯组成顺光,而在这里主光只有一盏灯,光位可高可低,其他因素都是相同的,在此就不重复了。2.主光(前侧光)+辅光+背景光布光法图3-45  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主光是前侧光,被摄者的面部一部分受光,受光面的大小对被摄者的形体影响较大,如图3-45所示,当主光处在45°光位时,被摄者的胖瘦一般能得到如实表现;主光在小于45°的光位时,被摄者相对显胖;主光在大于45°的光位时被摄者相对显瘦。不管主光处在哪个光位,主光的高度也是影响被

8、摄者胖瘦的主要因素,灯位高被摄者显瘦,灯位低被摄者显胖。  背景光的控制在这种布光方案中也是较重要的,这时的背景光在光位的变化中有两种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