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

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

ID:50683353

大小:1.10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3-13

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SBR法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熟悉并掌握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环节,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掌握设计说明书的写作规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设计与制图的基本技能。二、课程设计内容1、污水水量、水质(1)设计规模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Q=学号1-25*8000学号26-48*3000

2、m3/d;设计最大小时流量Qmax=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12-学号*100m3/h(2)进水水质CODCr=600mg/L,BOD5=300mg/L,SS=300mg/L,NH3-N=35mg/L2、污水处理要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CODCr≤100mg/L,BOD5≤20mg/L,SS≤20mg/L,NH3-N≤15mg/L。3、处理工艺流程污水拟采用学号1-10活性污泥法学号26-48生物膜法工艺处理。4、气象资料该市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

3、13.2℃,最热月平均气温21.2~26.5℃,最冷月−5.0~−0.9℃。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24.9℃。年日照时数2045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577毫米,集中于7、8、9月,占总量的50~60%,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南风或东南风,市区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为18%,年平均风速2.55米/秒。5、污水排水接纳河流资料:该污水厂的出水直接排入厂区外部的河流,其最高洪水位(50年一遇)为380.0m,常水位为378.0m,枯水位为375.0m。6、厂址及场地现

4、状该镇以平原为主,污水处理厂拟用场地较为平整,交通便利。厂址面积为35000m2。厂区地面标高384.5~383.5米,原污水将通过管网输送到污水厂,来水管管底标高为8米(于地面下8米)。受纳水体最高洪水位6米,最低水位标高在-4米。三、课程设计具体安排1、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对处理构筑物选型做说明;2、对主要处理设施(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污泥浓缩池)进行工艺计算(附必要的计算草图);3、按扩初标准,画出平面布置图,内容包括表示出处理厂的范围,全部处理构筑物及辅助建筑物、主要管线的布置、主

5、干道及处理构筑物发展的可能性;4、按扩初标准,画出高程布置图,表示出原污水、各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关系、水位高度以及处理出水的出厂方式;5、按扩初标准,画出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平面剖面构造图;6、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四、设计成果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2、设计图纸:平面和高程布置图、构筑物平剖面。(共5张2号图纸)第二章SBR工艺流程方案的选择2.1、SBR工艺主要特点及国内外使用情况: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

6、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池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经过这个废水处理工艺的废水可达到设计要求,可以直接排放。处理后的污泥经机械脱水后用作肥料。此工艺在国内外被引起广泛重视和研究日趋增多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目前,已有一些生产性装置在运行之中。它主要应用在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处理方面。2.2、工艺流程图:图2.1SBR法处理工艺流程图第三章设计计算3.

7、1原始设计参数原水水量Q=42×30000=126000m3/d=5250m3/h设计流量Qmax=126000÷12-42×100=6300m3/h=1.75m3/s3.2格栅3.2.1设计说明格栅(见图3-1)一般斜置在进水泵站之前,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截去生活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它本身的水流阻力并不大,水头损失只有几厘米,阻力主要产生于筛余物堵塞栅条,一般当格栅的水头损失达到10~15厘米时就该清洗。格栅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格栅栅条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

8、栅(10~40mm),细格栅(3~10mm)三种。图3-1格栅结构示意图根据清洗方法,格栅和筛网都可设计成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两类,当污染物量大时,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以减少人工劳动量。本设计栅渣量大于0.2m3/d,为改善劳动与卫生条件,选用机械清渣,由于设计流量小,悬浮物相对较少,采用一组中格栅,既可达到保护泵房的作用,又经济可行,设置一套带有人工清渣格栅的旁通事故槽,便于排除故障。栅渣量与地区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资料时,可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