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学习案例 (2).doc

研修学习案例 (2).doc

ID:50698403

大小:149.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13

研修学习案例 (2).doc_第1页
研修学习案例 (2).doc_第2页
研修学习案例 (2).doc_第3页
研修学习案例 (2).doc_第4页
研修学习案例 (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修学习案例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研修学习案例上传者:王福兰   更新时间:2014-10-3013:20:44有“的”放矢方见效——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研修背景和主题生成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结果。它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忽略了这个前提。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形同虚设。我们在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往往不切实际,空泛无物,甚至搞不清楚这目标应该针对谁而设。而目标设定不到位,就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如踩着西瓜皮,滑哪,算哪,那还有何课堂效率可言!“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光鲜热闹但虚无空洞,有“温度”无“深度”,这样的课堂并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于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研修主题应时应运而生。所以,我们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比如,我们将学习鲁迅的《故乡》,那么我们先要清楚,它出自哪一年

3、段哪一单元,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什么,《故乡》在这一单元的位置怎样,它与以前所学有没有系统上的逻辑关系,它如何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然后,我们要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实际知道什么,最后明确对象,将目标定得实实在在,真真切切,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课堂教学时,有的放矢,少了随意性,多针对性,何愁效率不高?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二、研修过程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理论学习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话语,彰显着大家的风范。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许有着丰富

4、的实践经验,但是却往往踯躅不前,难以达到理想的高度和深度,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理论指导的价值与意义。事实上,没有理论的实践也是盲目的实践。古往今来,国门内外,有多少教育前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至理名言,这些都是他们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后辈们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有很多教育同行将他们的教育点滴用文字记录,并将之与他人共同分享,无私忘我。于是,我们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学习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修养。教研组根据本次研修活动的主题“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荐读《浅谈三维目标在

5、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达成》和《谈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开放式学习,给予各位老师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静心深思,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通过自主学习,教师能明确什么是三维目标,知晓如何妥善处理三维目标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到让教学目标引领课堂,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论将像那大海深处的灯塔,引领我们走向教育的纵深领域。2.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备课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俗话又说,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6、三个和尚互相推诿、不讲协作,结果没水喝;三只蚂蚁,力量虽小,精诚合作,最后得享食物。笔者认为,这两句俗语只昭示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大圣人孔子亦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个人的力量固然不可小觑,集体的力量更是无可估量。教学上何尝不是这样!有时,一节课展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风采,更是整个群体的智慧。于是,2011年10月18日,在行政楼四楼,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在组长王佩君老师的带领下,针对《做父亲》一文,展开集体备课。在活动中,各位老师热情高涨,畅所欲言,使集体备课之特色尽

7、显无遗。首先,由胡卓拉就《做父亲》一课陈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介绍了她的备课思路及具体教学设计。接着,大家自由发言,提出建议:杨可珍:在梳理情节的同时,可提炼出文中几个人物,然后抓住孩子与挑担者、挑担者与父亲、父亲与孩子这三对矛盾去分析,让学生明白:是矛盾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把买小鸡的平凡小事写得曲折动人。王洁娜:“三对矛盾”可否理解成“三组对比”?王佩君:对父亲形象的探讨,可从爱孩子、懂教育两方面入手。陈善义:结尾关于“父亲不说下去了”的做法是否妥善,应让学生见仁见智,不可说死。琚亦素:一节课这么多内容是否可完

8、成?然后,综合各位老师的意见,优化《做父亲》教学设计,从实处落脚,从细处着手,粗中有细,收放自如,集体智慧的火花在这一瞬间迸溅。最后,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确定由胡卓拉老师进行公开教学。通过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集体备课的开展,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了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