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

ID:50707864

大小:16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15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_第1页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_第2页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_第3页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_第4页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敬业与乐业》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敬业与乐业梁启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能说出“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通过品读语言,能说出演讲和口语特色结合的妙处。目标1:通过品读课文能说出“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自学指导一:内容:课文。方法: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有用信息。时间:8分钟。要求:理出条理清晰的论证过程自学检测一: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在论证“乐业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中,作者运

2、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4.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答案:1.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2.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至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

3、事例论证的方法。3.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4.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要点归纳一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引证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对比论证:(对比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④比喻论证:(比喻法)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

4、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目标2:通过品读语言,能说出演讲和口语特色结合的妙处。自学指导二:内容:课文。方法: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有用信息、同桌讨论。时间:15分钟。要求:浏览课文,能领悟文章的语言特色自学检测二: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并做说明。明确: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2

5、.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要点归纳1、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当堂训练阅读下面课文内容,回答问题第二要

6、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1.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2.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3.本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的论证方法。4.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5.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答案:1.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其他符合要求的表述也可以)2.引出话题3.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7、4抓住“乐业”进行想象,根据实况评改5.多用口语,注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四、课堂总结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