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

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

ID:50712273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_第1页
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_第2页
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_第3页
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_第4页
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古诗教学有效性探究(江苏省姜堰市淤溪小学江苏姜堰225513)摘要古诗词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知识构成,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读诗、赏诗、用诗的等做初步探究,以期能够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今后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关键词:古诗;教学;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4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各类诗词无不体现着不同的意境之美,同时也有音韵和节奏之美。古诗的教学,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以及对美的感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古诗的学习也是陶冶小学生情操和形成其基本语文素养的开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学古诗的教学,在新课改的前提

2、下,采用正确的指导方法,教会学生去体会古诗中的美。一、当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为了教学而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完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应付考试而上课。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古诗教学就显得很盲目,意味的要求学生背诵,死记硬背,有的还要学生把古诗解释也背下来,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美的兴趣的引导,因而课堂的效率是低下的。2、只重视文字讲解在如今的古诗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文字的解释和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古诗中文学美的鉴赏和意境深远的体验。有的教师一上课就一味的讲作者、讲背景、讲诗的

3、中心思想、讲文字解释,学生只懂得文字表面上的“死记硬背”,对于古诗的情感、所要表达的内容根本无法体会和领悟。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对古诗教学的要求,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因而是低效的,其不应该成为古诗课的主旨。二、如何提高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性1、教会学生爱诗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有其特殊的意境以及节奏感和音律之美,教师要根据古诗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对古诗掌握能力的水平,并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诗中,感受诗的意境。一首好诗往往也是一幅好的图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古诗词课文一般都配有精美的插

4、图,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插图,配以挂图,再制作一些精美的课件,再现诗的场景,缩短了学生自身阅历与诗内容的时空距离,这无疑会大大提髙小学生对诗的兴趣和理解深度。例如在讲到五年级下册《游园不值》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场景,配以磁带朗诵,要求学生慢慢跟读,学生的脑海中便会呈现出一幅春的画卷,进而对诗的艺术构思有所理解,为进一步的赏析、领会意境做好准备。再例如讲到《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一个紫烟袅袅升起,一条瀑布飞流直下,配以沙沙声响的美丽景象就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然对诗的理解和意境的感悟是也就更深刻了,感受到古诗的美,学生自然也就会爱诗。2、

5、教会学生学会读诗有句老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虽语言凝练,所含内容及其丰富,内涵更是深远,只有朗读古诗,才能用感情去体验古诗的韵味,内涵,进而有所感悟。教师要明白读诗是为了赏诗而读,而不是为了背诗而读,因而读诗应是饱含感情的分层次的读诗。一是要读准音和字,这是前提,二是要有节奏感,七言诗五言诗又不同节奏,绝句和律诗亦然。节奏是古诗词的精髓,把握了诗的节奏才能读出诗中蕴含的诗情、诗意。三是要读出感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使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做到的。小学生刚读诗,必然是稚嫩的,教师要给予其充分的耐心,充分发挥领读、带读的优势。另一方面,读

6、诗应不仅局限于课堂,可以把古诗词的朗读跟课余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收集古诗词卡片等活动,形成浓厚的朗读氛围,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感,也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教会学生读诗,教师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要一开始就把诗意告诉学生,因为学生如果一开始就知道了诗的含义,他的思维就会局限于此,他就不会感受到慢慢体会诗意的过程,读诗也就显得枯燥而没有意义了。3、教会学生学会赏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图画,一个故事,一段情感,或许还是一个哲理。因而教师应教会学生去发现诗中所蕴含的深意。我们知道,诗意往往都是通过意象来表现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联想对诗中的意

7、象比如说画面、场景等细节展开扩展,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讲到《山行》这首诗的时候,在初步的讲解之后,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磁带朗诵,再把他们所想像到的景象画出来,结果每个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的意象,“寒山”、“石径”、“白云"、“霜叶”等都像是一幅幅画卷一般在学生脑子中呈现。这就是悟诗,赏诗的一个途径之一。赏诗的另一种体现就是“写”诗,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中的故事写出来,小学生受其自身能力限制,不用写很多,几句话足矣。比如学到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记叙文的形式重写,续写诗人寻隐者的故事,如《再寻隐者》等,情节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