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

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

ID:50716035

大小:11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4

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_第1页
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_第2页
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_第3页
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_第4页
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考浙江生物试卷、答案及分析(word解析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浙江卷)【说明:试题已经校对过,请放心下载!】1.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考察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思路点拨】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及溶解性来迅速作出判断。O2和CO2是脂溶性,不需要载体,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只能是扩散。离子、葡萄糖等水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都需要载体,但逆浓度梯度转运时才需要能量,才是主动转运。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的

2、方式为主动运输。2.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精卵细胞的识别具有物种特异性B.卵裂球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外两个胚层【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结合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的发育综合考察胚胎工程。【思路点拨】动物精子、卵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受体蛋白,通常只有同种动物精卵才能结合。值得一提的是选修三教材上相关知识的表述为“只有同种同种动物的精卵才能结合”,其实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我们知道不同物种之间有生殖隔离,但生殖隔离包括生殖前隔离和生殖后隔离,并非所有异种动物精卵细胞均不

3、能结合。该题加了一个前提是“绝大多数”,更加科学准确。现在教学流行回归教材,视教材为为最高指示,有时甚至割裂语境,摘录只言片语迷惑考生,并以此为能事,极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其实教材所说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我们的教学不重科学精神的培养,而重寻章摘句文字推敲,是应试教育弊中之弊。受精卵随着分裂的进行,其细胞的体积在逐渐变小。囊胚期的细胞开始出现分化,其外表的一层细胞即滋养层,将发育成胚胎的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囊胚可继续分化为具有三个胚层的原肠胚。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4、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考察考生的看图识图能力及实验结果分析能力。【思路点拨】由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生长素的浓度增加,脱落率是先升高后降低,而乙烯则是一直升高,所以A和B均错。在低浓度范围时,生长素浓度增加,乙烯增加,脱落率也增加;在较高浓度范围时,生长素浓度增加,乙烯进一步增加,但脱落率降低。因此,可通过施加较高浓度生长素来降低该植物的脱落率,但不能笼统地说生长素与乙烯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至少在低浓度范围不是相互对

5、抗的。本题很容易错选C。一是因为我们通常都说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保花保果,高浓度疏花疏果,往往直接把D答案排除了。二是生长素与乙烯在促进生长方面也确实有拮抗作用,符合我们通常的认知。这就是犯了教条主义,没有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推理分析。还有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实验中实验变量是生长素浓度不同,乙烯浓度和脱落率都是因变量。4.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6、【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考察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兴奋的传递。【思路点拨】骨骼肌细胞即横纹肌细胞等少数细胞,一个细胞内有多个细胞核。突触间隙即组织细胞间隙,充满组织间隙液(即组织液)。突触后膜因形成皱褶故其表面积大于突触前膜,有利于递质的结合。乙酰胆碱分子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受体通道打开,导致后膜去极化,产生一个小电位。当多个乙酰胆碱分子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才会刺激相邻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5.右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7、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借助图形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稳定性。【思路点拨】图中所示的生物可形成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捕食链,且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均在某一范围内变化,即围绕着K值波动;旅鼠的种群数量受到植物及其天敌数量的制约,相互之间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6.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