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羚羊木雕.doc

【教案】羚羊木雕.doc

ID:50728157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7

【教案】羚羊木雕.doc_第1页
【教案】羚羊木雕.doc_第2页
【教案】羚羊木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案】羚羊木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2.体会浓浓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3.提高思辨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插叙手法及人物描写的作用。2.学会与家长、他人沟通、交流,处理好亲情与友情的关系。3.探究作者的情感观和价值观。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课的学习让我们感悟了亲情的力量。是它让瘫痪的作者重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决定要“好好儿活”。可是,如果遇到了与“亲情”相冲突的“友情”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走进新课,板书课题)学生活动:聆听,回顾。设计意图:让学生再

2、次感悟亲情的力量,明确本课方向性问题,兴趣进入新课。二、速读课文,感知内容1.引导学生感知课题。2.以问题引领学生感知文章写作顺序的巧妙运用。3.概括事件的相关情节。学生活动:速读课文,明确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了解文中相关人物,准备分角色朗读。设计意图:明确本文的插叙的运用,提高概括能力。三、再读课文,探究人物性格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探究朗读效果。总结:(1)万芳:仗义、坦诚、宽容。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较注重钱财,不够理解孩子(急性子、沉稳老练)。“我”:重友情,珍视友情。奶奶:和事佬。学生活动:1.朗读,把握人物性格。2.分组

3、,讨论交流。甲乙丙三组展开辩论。设计意图:明确文章写人的方法。让学生进入矛盾冲突的情境,思辨正误。四、研读写景段及心理描写段落1.引导学生阅读重点段落。2.摆出问题,引发探究。作结:(1)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疼我们、爱我们;朋友亦同样重要。(2)父母送木雕时,若讲明木雕的贵重,既可增长女儿的知识,也可免去送人一事;(3)孩子就是孩子,做事应该与父母先沟通,这样可避免幼稚行为。(4)一家人应该多沟通、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中寻求问题的处理方法。多沟通,既可理解彼此心声,增进感情,又可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学生活动:读、感悟,探究冲突的解决方法。设计意图:提高思

4、辨能力。五、拓展延伸大屏幕展示画面,要求学生观察、讨论。结合学生所谈点拨:正立看,一个大鼻子、白发苍苍且蓬松的老太太,倒着看,一个卷发、俊俏的美少女。看问题,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请学会换位思考。学生活动:观察、讨论,展示看法。设计意图:强化对问题的思辨与处理能力。六、小结七、板书理,在思辨中呈现——《羚羊木雕》课堂实录(片断)师:同学们,现在的矛盾怎么解决?如果我们出现在万芳家,该说谁的理好呢?生:我觉得“我”不能去要回木雕,这样,会破坏万芳和“我”的友谊。“我”不能出尔反尔。生:我觉得可以迂回一下,告诉万芳木雕在“我”父母心目中的地位,坦诚地说出自己的

5、感受,既然万芳是个仗义的孩子,就有可能理解。生:我觉得不要回难以面对父母,爸爸送“我”木雕说明他是疼“我”爱“我”的,我们怎么能伤害深爱我们的人呢?生:干脆和爸爸理论理论,就是不去要,因为爸爸当初送“我”木雕时,并没有告诉“我”木雕有多贵重,他如果心疼就算作是为自己的错付出的代价吧!师:好的,这真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珍视友情,没有错,“不要”能理解;父母对我们疼爱有加,顾及一下父母的感受,“要”也能理解。实际上,回过头想想,这种尴尬当初可不可以避免的呢?怎么避免?生:可以,父母送木雕时,若讲明木雕的贵重,既可增长女儿的知识,也可避免送人一

6、事。生:实际上父母当时可能疏忽了,他怎么会想到有这个插曲呢?假如我们做决定前与父母沟通一下,也许就会避免了这样的幼稚行为。毕竟我们还是孩子。师:确实如此,大家真是善于思考,善辩是非,明理。是的,很多时候,很多问题的形成往往就是因为我们未能沟通解决。其实,无论与家人还是与亲戚、朋友,都应该多沟通、交流,在交流中寻求问题的处理方法。这样,既可了解彼此心声,又可增进感情,更可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做生活的沟通高手吧!反思:本课教学做到了对重难点的把握,即对插叙手法的巧妙讲解和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合作探究环节强化了学生和谐与人关系的意识,

7、又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做到了生生、师生与文本的互动。但基础强调稍显不够,对景物描写段的研读力度还有待加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