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

ID:50733449

大小:929.6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13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_第1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_第2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_第3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_第4页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一、生平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市)。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词的先河。散文4800余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生平大致可分为四期:(一)转任地方(二)乌台诗案(三)东山再起(四)被贬海南苏轼书法造诣简介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行为主。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

2、明。其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朴多姿。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也没法绕过苏字黄州寒食诗帖黄州寒食诗帖简述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

3、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寒食帖》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名,其艺术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开篇之始,书写平缓,字体端正,其后由于感情的变化而使作品的用笔、结字急剧变化,字越写越大,笔势也越来越急促,最精彩的是中段,感情象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抑制,最后又复归平缓。苏轼写这件作品时,由于被贬职流放,

4、正是处于人生的低潮。“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途)穷,死灰吹不起!”读其文句,感其心境,观者莫不为之动容,书为心画,此言不虚也。此帖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全篇松紧欹侧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极其随意,各具姿态.用笔重者如蹲熊,轻者似掠燕.结体既有<石压蛤蟆>,也有<树梢挂蛇>,如年\中苇纸等字,尖笔长竖,锐不可挡.布局疏密有度,不时透出疏朗之气息.通观全帖,由缓起渐快的节奏,也有由大及小的字体,复有由细变粗的笔姿,更有始淡终浓的墨趣.以行书起笔写洒脱奔放,笔墨与

5、心境相起伏流转,如滔滔江河之泻渲绁于纸卷之上.确是苏轼兴到而书的神来之笔,是诗文与书法结合的千古佳作之一!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二、苏轼的思想苏轼的意义和影响一、苏轼最终确立了宋代文人融仕与隐、进与退、“循理与和乐”为一体的新型人格构建。其人生态度成为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

6、进退自如,宠辱不惊。二、苏轼的浩博人格与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范式。三、苏轼作为一位天才的文学、书法巨匠,为后人留下了大宗的文化遗产,影响广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