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

ID:50735973

大小:2.3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13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_第1页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_第2页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_第3页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_第4页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质量异常反馈流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客户第一

2、阳光沟通

3、团队协作

4、拥抱变化

5、学习成长质量异常反馈流程目录1基本概念2异常处理程序介绍责任判定原则34PDCA工具5问题讨论一.基本概念1.定义:在制造过程中因一个或一组变异因子造成产品质量由原先的受控状态突变成失控状态。异常:非正常2.分類:人員物料設備/工具工藝/方法環境測量設計人员物料设备/工具工艺/方法环境测量设计3.產品常见不良NO項目現象1CCD警報CCD顯示器畫面停止,並發出警報聲.2真空警報真空不足,真空壓顯示數值過低,並發出警報3跳孔偵測孔和鏈孔打孔異常,打孔跳掉.4偏孔偵測孔未在載帶口袋的中心.5毛邊偵測孔和鏈孔周邊有毛屑6異物載帶上沾有鏽油,7

6、顆粒載帶內有黑色顆粒,卡檔板或CCD警報8卡料用客戶提供晶片做入料測試不掉料1.异常处理流程:二.异常处理程序介绍确认不良追溯问题发生改善结果确认不良异常发生:预兆1.现场、现象、现物2.不良点确定、严重程度1.同批、上下批追溯2.不良判定(报废、重工、特采、挑选)、标识隔离1.原因分析2.改善确认:调整、修机、更换零件1.改善结果:OK/NG2.表单记录(品质异常记录表)30分钟两个工作日生产部CAR单IQCProcess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合格物料制程中发现重点物料不合格;有经过改善且有效果确认,但又重复发生品质异常时。IPQCProcess发

7、生严重缺陷.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或材料;同一缺陷连续三次发生;不遵守作业标准或不遵守工艺卫生要求;不良率超品质目标;2.异常提报条件:異常項目毛邊不良受文單位製造發現時間2011-3-1發文單位品管發生單位/客戶/廠商A班發文時間2011-3-2發生機台(規格)3#321616-A填單人員**異常情形描述:2011/3/1時品管**在檢驗3#生產321616-A時發現有毛邊不良,批號為:1030105323,檢驗確認毛邊過大NG,經對上下批追蹤確認,發現上兩個時間段都有此不良,批號分別為:1030100323,1022808323.連續三批都有毛邊不良,而我們量測員未發現,也未做

8、標識隔離,不良可能會流出,造成客戶投訴,故請A班顀分析,並於3日內回覆有效的改裝對策.處理回覆:1>.不良已標識,經品管判定報廢,不良品放置報廢區粉碎.2>.經檢驗其它卷無此不良.原因分析:1>.機器:打孔針磨損,毛邊過大.2>.人員:量測人員為新進人員,對不良文集不夠,故未發現此不良.矯正措施:1>.3/1上午9:00停機維修打孔座,將打孔針進行研磨0.021mm.2>.量測員進行現場教導,認識此不良.預防措施:1>.用模治具履歷表記錄每次毛邊不良,統計打孔針磨損週期,定期進行更換或磨針.2>.3/15對所有人員進行培訓<不良的認知>,提高作業技能,杜絕不良流出.(消除潛在

9、不良)成效追蹤結案記錄案例****電子有限公司品質異常處理單編號:2014-1028-01FQCOQCProces产品不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且不良率超过质量目标时;严重功能不良时;客户投诉或抱怨;TESTProces严重功能不良;FullProcess异常纠正措施实施后经确认无效时;生产员工未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或员工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经现场纠正无效时;经品管部评估制程中存在品质隐患并可能导致返工或停线的风险。异常品重工挑选特采报废2.异常产品判定状态:报废重工挑选特采3.异常品标签:三.责任判定原则2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在描述中尽量不要出现:“我认为…….”、“我觉得……

10、”等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词语,多采用客观的方法来进行描述,如“拍图片”、“保留样品”等等。1在分析过程中,多采用数据来说明问题,以避免文字性描述带来分歧。345提供完整分析过程对事不对人基于达成共识为保证责任判定的严肃性,必须由判定部门提供分析报告且有领导审核。这是基本的做事心态,否则演变成无谓的“人事斗争”。这是责任判定的最终要求,经过双方不断沟通、共同分析来达到意见的统一,也是进入下一步改善阶段的前提,所以至关重要。A:这是你的问题!B:怎么是我的问题?看图说事:不按原则做的结果结果1:两人干起来。看枪!结果2:互相踢皮球。我踢!按原则做的结果结果3:大家共赢。Yea!四.P

11、DCA工具1.起源:PDCA又称“戴明环”,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美国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概念,戴明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