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

《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

ID:50737703

大小:86.1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3

《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_第1页
《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_第2页
《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_第3页
《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_第4页
《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阅读答题指导2018.3.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阅读答题指导一、考情分析1、材料来源:以《论语》为主,兼及其他文化经典,如《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老子》,以及后世儒家经典。2、考查角度:理解概括材料内容分析评价思想观点二、答题指导(一)理解概括材料内容题1、填空题例:上述材料强调“中庸”内涵中的哪一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5个字。(2分)例:“辟人之士”是指人,“辟世之士”是指人。(2分)例: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在“爱”的问题上,孟子主张,墨子主张。(2分)例:指出甲乙两则材料中“质”和“文”的内涵。(2分)例: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2分)答题策略1、回归教材,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2、加强相关思想观点、名

2、言名句的积累2、简答题例2:《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题目: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答案】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答题策略1、合理分层,把握大意(根据标点或人物对话分层)2、审题仔细,答题规范(明确答题方向,不能照搬原句)3、看分答题,分点答题三、练习巩固“绿皮书”P15810、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

3、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1)孟子劝说梁惠王的这段话反映了他的政治主张。(2)孟子从哪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各有哪些具体措施?(4分)参考答案:(1)仁政(或“王道”)(2)①在物质生产方面,发展丰产以“养民”:减轻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②在精神文明(教化)方面,重视教育,以“教民孝悌忠信”为教育的内容。1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4、。学至于行之而已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荀子·儒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中庸》)(1)概括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体现的主要观点是、。(2分)(2)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3分)参考答案:(1)求学精进不已、坚持不懈。(2分)(2)同:两者都明确学习须“知行合一”,所学知识必须付诸实践。异:①《荀子》将实践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强调实践对学习臻于圣人之境具有的不可替代

5、作用。②《中庸》将“行”(实践)视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学”“问”“思”“辨”并列,但并未明确突出“行”在学习中的根本作用、终极地位。③两者相比,前者对“行”的重视程度胜过后者。(3分)(二)分析思想观点题例3、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题目:一语“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4分)参考答案:①平等待人。(概括观点)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

6、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具体分析)②善于勉励。(概括观点)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具体分析)例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敞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恶衣恶食者。(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题目: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参考答案:①在对待贫富问题上,孔子认为应安贫乐道,富

7、而好礼。(概括观点)②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都是值得赞赏的,但处贫难,处富易,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③孔子还认为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更要谦逊好礼。这是孔子对君子自我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具体分析)答题策略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明确涉及的思想观点)2、分层把握,深入分析3、答题模板:先概括(“思想观点”的具体内容)后分析(结合题干要求及句子内容加以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