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

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

ID:507422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21

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_第1页
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_第2页
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_第3页
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_第4页
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园林绿化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 摘要对带状公园的空间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植物景观营造方法及植物设计原则,并对现存带状公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为带状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3-0227-01  带状公园一般为沿着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建造的绿地,呈狭长状,以绿化为主,具有一定的游憩功能。带状公园因与水系、城墙等相连接,且面积大,是人与人之间或人与水系之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和平台。充分利用带状公园能够发挥其生态效应

2、,增加绿量,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1带状公园的空间要素  1.1长轴与短轴  带状公园的长轴具有延伸性、引导性和方向性的线性特点,带状公园不仅要使活动者和游览者感受到空间的变化,更要使其在活动和游览过程中感受到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因此,其长轴方向的空间组织就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将分为若干空间段落的公园进行空间串连的过程。形态、质感及色彩上的变化过多,会产生一种无序及混乱感,而变化过少则不能充分利用带状公园的长度,会使整体景观显得单调及沉闷。因此,设计时应首先把握好植物配置的整体性,按主次顺序划分植物的各类空间,然后规划设计一段“过渡区域”,

3、使各个空间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和质感相连接,从而使其达到平和过渡,避免景观效果生硬。各个空间要有主有次,统一协调好布局,进而达到满足整体协调感的同时又富有变化[1]。  带状公园的短轴一般比较单薄,主要由于用地宽度的限制及长宽比例较大,使公园空间序列较为单一,在短轴方向上缺乏层次感和深远感。因此,短轴方向上应在有限的宽度内尽可能增加空间层次性。植物景观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如若设计不当,某些区域会被游人一览无余,层次性会较差。因此,在设计短轴的植物景观时,为了增加层次性并营造色彩纷繁的植物空间,可采用复层栽植手法,配置高低不一、色彩和质感不同的植物。在有限的宽度范围内

4、,创造幽深性和曲折性,避免宽度对于单一视线的限制;在北方较冷季节内,应使用常绿乔木及灌木或绿篱,以保证短轴有一定的绿色视线。  1.2端界面  端界面的植物景观设计表明,一个空间的终点和另一个空间的开端给人较强的指向性。城市带状公园的空间狭长,其长轴方向的景观很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感。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将吸引人的植物景观或标志物布置在带状公园的终端,使带状公园线性空间的段落产生连续和统一,以增加公园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1.3园路植物景观  由于大部分带状公园受短轴长度的影响,园路较为狭窄,而其带状性质本身也决定了长轴园路不可能设计的曲折度很大。因此,自然式园路

5、两侧的植物设计应便于游览欣赏和方便游人通行,为往来市民及游客提供安静、景色宜人的步行环境,其植物设计不宜阻挡游人的行走视线,尤其园路附近不可种植雪松等枝条过于开展的植物。在设计时也应注意一些细节处的把握,如要注意道路两边植物的差异不宜过大,尤其在色彩和质地上不能破坏游人视觉的均衡感;可在转弯比较大的绿地边界等不宜于游人穿越的区域种植一些地被或者绿篱植物,以起到阻隔的作用;步行道两侧的若有休憩的区域,应种植遮荫植物,对座椅等加以遮蔽,以创造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2]。  2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2.1生态原则  由于植物是公园中唯一有生命的造景元素,需要保证其生命力的

6、良好展现。因此,不同的植物存在不同的生理特征,对阳光、水分、酸碱、冷热的喜好不同以及其他抗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只有尊重植物自身的生态习性,才能创造出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美好景观效果。此外,要成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如改善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吸附尘埃和有害气体等。  2.2特色原则  当代城市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植物景观雷同、缺乏个性也是不争的事实。带状公园多与城市水景或城市轴线相邻,最能体现城市的历史及文化特征。因此,植物造景应该以当地的植物为主体,从而凸现景观的地域性特质。将一些具有一定文化与历史背景的物种或者当地的特色树种在带状公园中进行栽植,可保护

7、和发展当地的特色树种并通过这些植物来展现当地的地域景观特色[3]。  3存在的问题  3.1植物景观层次杂乱  许多带状公园在建设中,认为“植物种类越丰富,景观效果就越好”和“植物层次越复杂,景观效果就越好”,一般而言,物种越多,生态效果越好,但前提是尊重其生态学特征。只是主观上把具有不同观赏特性和生物习性的植物堆砌在一起,从而导致植物景观的混乱,缺少科学性和生态性  3.2植物景观与文化的衔接程度低  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城市在带状公园的设计中并没有将植物景观与特色文化相衔接。如当地的文化历史中有以菊、梅或者其他特色植物为典故,应将其与雕塑、铺装、水景等

8、其他景观要素结合,创造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