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

ID:50743527

大小:10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4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_第1页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_第2页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_第3页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_第4页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学习水平.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水平”,包括“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每一层次的“学习水平”说明如下:学习水平基本含义举例识记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理解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复述地理概念并加以解释◆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列举同类与异类地理事物简单应用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描述应用类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一般有:“阐明”“解析”“归

2、纳”“评价”“推测”等◆运用地理原理解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综合应用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解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他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第一部分 宇宙与地球【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天体系统2.

3、太阳系3.地球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名称◆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位置序列及分类◆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征◆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特征◆地球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利用相关示意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依据图文资料说明主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二、月球对地球的意义【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月相2.月相与潮汐变化3.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主要月

4、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大潮和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原因◆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出现的规律◆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大潮、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对某一次日食或月食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用月相变化原理解析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地理现象,以及文学艺术作品中对月相的描述◆阐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的影响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太空探索的历程2.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运用太空探索的新近

5、事例说明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四、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地球自转和公转2.地方时和区时3.地转偏向力4.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5.四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则◆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黄赤交角的度数◆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北京时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某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二分二至日全球

6、昼夜长短的状况◆天文四季的划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区时的换算◆运用相关示意图阐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析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象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岩石与地貌【内容要点与学习水平】  内容要点学习水平举例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板块构造学说2.地震要素与火山类型3.地震与火山的形成与分布4.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5.等高线地形图6.主要的地貌类型7.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和分布◆按成因划分的三大类岩石的名称◆花岗岩、玄武岩、

7、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主要地貌类型的名称◆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不同特点◆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我国黄土地貌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阐明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世界地震带与火山带的分布特点◆根据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的◆根据景观图判断各类地貌类型,

8、阐明主要特征和形成条件◆判读等高线地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