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仁ppt课件.ppt

论语论仁ppt课件.ppt

ID:50743793

大小:279.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03-16

论语论仁ppt课件.ppt_第1页
论语论仁ppt课件.ppt_第2页
论语论仁ppt课件.ppt_第3页
论语论仁ppt课件.ppt_第4页
论语论仁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论仁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语》论“仁”1不忧不惑不惧知者仁者勇者——《论语·子罕》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3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之心,礼仪对他有什么用呢?做人,没有仁爱之心,音乐对他有什么用呢?”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孔子说:“不懂天命,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礼

2、义,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能了解别人。5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曰:“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6曾子曰:“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巨而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

3、吗?”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2)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4、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10【评析】“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

5、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始终。11“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论语》20篇,谈论“仁”的有58章,用“仁”字109次。“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为“从人,从二”,古人造这个字,半边是“人”字,半边是“二”字(指复数、多数),《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相人偶”之意,即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仁学也可以说是一种人际关系学。仁

6、又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人格,人的道德情操修养的最高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仁学又是道德论。在天下推行“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被称作“仁人”,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天下归仁”,人人都具有“仁”的道德情操,那便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12一、仁者爱人1、什么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爱人“指的是爱什么样的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7、“爱人”就是“泛爱众”,即博爱,“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是为广大民众谋福利。13二、推己及人“忠恕”是“仁”的外显如何实行“仁”?孔子谈“仁”很注重推己及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曾参问同一个问题。“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14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

8、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