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

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

ID:50751651

大小:80.51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13

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_第1页
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_第2页
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_第3页
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_第4页
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的安全规范(凌宗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灸的安全规范针灸学校凌宗元2008年4月1.预防感染:与任何皮下或肌肉注射一样,为避免感染,针灸时需要做到:•清洁的工作环境•操作者手的清洁•针灸部位的准备•消毒针和器具以及适当的存放•无菌操作•认真管理和销毁使用过的针和棉签。1.1清洁的工作环境:治疗室无灰尘,保持良好的光线和通风。专门的工作区域消毒过的器具(针灸盘、棉球和棉签,70%酒精)器具盖有消毒巾。1.2手的清洁治疗前,操作者必须洗手。针灸施治前再次洗手。洗手:肥皂流动水冲洗干净纸巾仔细擦干。1.3针灸部位的准备针刺部位应清洁,并且没有伤口、皲裂或感

2、染。用70%酒精或异丙醇,从穴位中心向外周绕圈擦拭,令酒精自然干。先定穴,后消毒,消毒之后不能又触摸穴位。1.4消毒以及针和器具的存放所有针具、火罐和其他的器具(储物盘、镊子、管针管、棉球或棉棍等)都需消毒灭菌。一次性针在使用后必须马上丢弃,并放置于专门的容器中。每一支消毒毫针只能使用一次。梅花针或七星针可反复用于同一个病人,但在下一个病人使用前必须消毒,或使用一次性梅花针头。针灸盒中的消毒针需在每天工作结束后重新消毒,因为针灸盒在治疗使用中已被污染。1.5无菌操作操作者的手指不能触摸针体。对于长针可持消毒棉球夹

3、住针体进针。起针时,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刺部位的皮肤,以保护受创的皮肤表面不接触潜在的病原菌,也保护医者不接触到针体和病人的体液。所有被血液和体液污染过的敷料或棉球等都必须丢弃到一个专门的污物容器中。2.禁忌症2.1怀孕针灸不宜用于孕妇,除非为了其他治疗目的,方可小心谨慎使用。怀孕头3个月,不宜针和灸下腹和腰骶部穴位。怀孕3个月以上者,避免使用上腹部、腰骶部穴以及那些可产生强烈针感的穴位。配伍耳针疗法也可引产。2.2急症和外科适应症2.3恶性肿瘤禁止在肿瘤部位针刺。针灸可作为辅助手段,结合其他治疗,缓解疼痛和其他症状

4、,减轻化疗、放疗副反应。2.4出血性疾病针刺不能用于有出血和凝血障碍的患者,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的患者。3.意外和不良反应3.1针具质量每一根针在使用前都要认真检查。如果发现弯针、针体锈蚀、针尖带钩或钝针,应及时剔除不用。3.2患者体位患者应采取舒适的体位,在针刺过程中保持体位不变,不得突然变换体位。3.3晕针首次接受针灸的病人最好选择卧位,治疗前向病人认真解释,并用轻手法。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和脉搏。晕针处理:起针,让病人平卧,头低脚高,饮温糖水。严重者:指压水沟穴或针刺水沟、中冲、素髎、内关

5、和足三里;或者艾灸百会、气海、关元。症状持续进行:采取急救措施。3.4惊厥对有惊厥病史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惊厥,立即将针全部取出,采取急救措施。若病情没有立即得到控制或持续惊厥,应将患者及时转送急救中心。3.5疼痛(1)进针过程中进针手法不熟练;针尖钝、带钩,或针体过粗;过度敏感的患者。酸、麻、重的“针感”表明得气,要与痛反应相区别。(2)进针后针进入深部组织后发生疼痛,需将针提至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后重新进针。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时产生疼痛,应轻柔地前后捻转针使缠绕的纤维松解而缓解疼痛。留针时产生的

6、疼痛通常是病人移动体位造成弯针所导致,需恢复原先体位使之缓解。(3)出针后行针手法不熟练或过强刺激所致。疼痛较轻时可按压局部;较重时除按压外可施以灸法。3.6滞针单方向捻针而致者,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若局部肌肉过度收缩造成滞针,可稍延长留针时间,然后捻转出针,或于滞针穴位附近进行循按,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病人体位改变所致,恢复原来体位,将针缓缓起出。3.7断针进针中弯针,应立即出针并换针。避免过强行针。进针时应留1/4-1/3的针身在体外。一旦发生断针,嘱患者保持平静,切勿活动。若残断部分针身露于

7、体外,可用镊子将针起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轻按针孔周围,使断针暴露体外,持镊子将针起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应使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一般断端可暴露体外。若没有成功,则需外科手术取出。3.8局部感染一旦发现感染,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或指导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淋巴水肿部位不宜针刺。3.9艾灸灼伤间接灸应防止皮肤烫伤。瘢痕灸应事先征得患者同意。面部、肌腱及大血管部位的穴不宜直接灸。关节部位不宜化脓灸。患者如伴有意识不清,感觉障碍,精神错乱,化脓性皮炎或局部循环障碍,施灸时应特别注意。4.电刺激和激光疗法电刺激具有潜在的

8、危害。如下患者禁用:孕妇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皮肤感觉缺失者循环障碍者患有严重动脉疾病者没有确诊的发热皮肤严重受损者。电流刺激只能短时使用。低能量激光疗法对眼睛有害,操作者和病人都需佩戴保护镜。5.刺伤重要脏器5.1不宜针刺的部位某些部位不宜针刺,例如:小儿囟门眼球乳头肚脐外阴部5.2注意事项(1)胸,背和腹针刺胸、背和腹的穴位时,最好斜刺或平刺,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和角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