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

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

ID:50755826

大小:1.69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3-13

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1页
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2页
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3页
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4页
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粪类圆线虫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粪类圆线虫病1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Bavay,1876)为兼性寄生虫,生活史较复杂,包括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临床表现为侵入处皮疹、移行期的肺部损害以及肠道寄生期的腹泻等。也可寄生于犬、猫等动物体内。2粪类圆线虫首先由Normand(1876年)在越南的法国士兵粪便中发现,尸检中又在肠道、胆道、胰腺管中发现许多线虫。此后经大约40年陆续发现了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侵入人体的途径以及在人体内的移行过程,从而使本虫为人们所认识。3生活史4自生世代虫卵在

2、温暖、潮湿的土壤中,数小时内即可孵化出杆状蚴,在36-48小时内,经4次蜕皮后发育为自生世代的雌虫和雄虫。在外界环境适宜时,自生世代可继续多次,此过程称为间接发育。经多次的循环发育后,雄虫逐次减少,以致消失,雌虫则进行孤雌生殖,但不能持久,虫体最终趋于死亡。当外界环境不利于虫体发育时,杆状蚴蜕皮两次,发育为丝状蚴。此期幼虫对宿主具有感染性,可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开始寄生世代,此过程称为直接发育。5寄生世代丝状蚴侵入人体后,随血循环经右心至肺,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然后,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被吞咽至消化道,并钻入小肠(尤以十二指肠、空肠为多)粘膜,蜕皮

3、2次,发育为成虫,并在此产卵。自丝状蚴感染人体至杆状蚴排出,至少需要17天。6形态7卵每条雌虫每天约可产卵50个,虫卵: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长60.36µm~74.95µm,平均70.42µm,宽40.24µm~46.78µm,平均44.77µm。卵内可见幼虫,占虫卵大小的2/3至充满卵壳(见图1)。89杆状蚴透明,无体鞘,长181.08µm~276.65µm,平均长234.73µm,宽14.59µm~15.09µm,平均宽15.01µm,口腔较短,食管具双球型,占体长的1/5,生殖原基易见,尾端尖(见图2)。101112丝状蚴虫体无色纤细,无体鞘,长3

4、52.10µm~387.31µm,平均长372.22µm,宽13.58µm~15.09µm,平均宽14.84µm,食管长150.90µm~171.02µm,平均长162.97µm,长度占体长的43.78%,尾端钝,高倍镜下呈分叉状,与食管长这两特点成为鉴定粪类圆线虫重要依据(见图3)。13丝状蚴尾部(示分叉)14成虫自生世代的雌虫大小约为1.0×0.05~0.075mm,尾端尖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成熟虫体子宫内有呈单行排列的各发育期虫卵,阴门位于体腹面中部略后;雄虫大小约为0.7×0.04~0.05mm,尾端向腹面卷曲,具2根交合刺。寄生世代雌虫大小约为2

5、.2×0.03~0.074mm,虫体半透明,体表具细横纹,尾部尖细,末端略呈锥形。口腔短,咽管细长,约为虫体长的1/3~2/5,肛门位于近末端处腹面,子宫前后排列,其内各含8~12个虫卵,阴门位于距尾端1/3处的腹面。1516成虫17致病作用粪类圆线虫的致病作用与其感染程度及人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在流行区、粪类圆线虫感染可表现为三种类型:18由于机体有效的免疫应答,感染被清除。慢性自身感染,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间歇出现肠道症状。播散型超高度感染,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而致免疫功能低下者,粪类圆线虫蚴全身性播散、病人

6、可死亡。191.皮肤损伤:当丝状蚴侵入皮肤后,可引起小出血点、丘疹,并伴有刺痛或痒感,搔破后易引起继发性感染。此外,还可出现移行性线状荨麻疹。由于自身体外感染的原因,上述病变常可反复出现在肛周、腹股沟、臀部等处皮肤。因幼虫在皮内移行较快,所引起的荨麻诊蔓延也快。202.肺部病变及症状:幼虫在肺内移行可引起出血,或炎性细胞浸润,重度感染患者可出现咳嗽、多痰、哮喘等,个别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伴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如虫体定居于肺、支气管时,则症状更加严重,持续时间也长。213.消化道病变及症状:雌虫在肠粘膜内产卵,并很快孵出幼虫,由于虫体机械性刺激及毒性作

7、用,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轻者表现为以粘膜充血为主的卡他性肠炎;严重时,可表现为水肿性肠炎或溃疡性肠炎。甚至引起肠壁糜烂,导致肠穿孔,并可累及胃可结肠。患者有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或间断性反复腹泻等症状。并伴有发热、贫血、周身不适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重症可不增高)等。224.其它临床表现:此外,丝状蚴也可移行到全身各器官,如心、肝、肾、胰、脑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并可形成肉芽肿。从而引起多器官性损伤,导致弥散性粪类圆线虫病。患者最终全身衰竭以至死亡,迄今为止,由于重度粪类圆线虫自身感染致死的报导已近百例,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应引起重视。23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从

8、粪便中查见杆状蚴或丝状蚴。但用常规粪便涂片法有时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