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

ID:50768763

大小:896.1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4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_第1页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_第2页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_第3页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_第4页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4.24.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虚假城市化与滞后城市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特点原因发达国家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表现成因图解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人

2、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市中心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小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好。人口迁回市区中心区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活力再现。★正确认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①从城市化进程来看,郊区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而逆城市化则出现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②从距离上看,郊区城市化是居民和企业迁往郊区,逆城市化是居民及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或小城镇。③从城市自身发展上看,郊区城市化使城市面积扩大,人口增多,逆城市化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1)虚

3、假城市化:又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水平之上,而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这种城市化的质量较低,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反而容易造成诸多城市病的发生。eg.南美洲、中东部分国家(2)滞后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及城市文明的普及都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eg.南亚、东南亚部分国家(1)虚假城市化(也称过度城市化)一部分发展中国

4、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2)滞后城市化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相同点(1)发生的国家主要在发展中国家(2)现象的本质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3)影响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阅读1950年墨西哥的城市化率为42.6%,在1970年这个数字就增长到66.3%。欧洲城市人口比重从40%提高

5、到60%经过了50年,而墨西哥用了20年。在2008年墨西哥城市化率进一步增长到77.2%,超过德国等发达国家。尽管墨西哥的城市化率超过了发达国家,但经济水平却远远落后于这些国家。虚假城市化造成墨西哥城贫困人口大幅增长。走在墨西哥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乞丐、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和给堵车的汽车擦车窗的无业者。大量无业人员只能选择在大城市边缘的公共土地上私建简陋住所,直至形成今天规模庞大的贫民窟。墨西哥城号称全球最大“堵城”。平时十分钟的路程,堵车时至少要开一个小时。人口膨胀还带来了就业难、看病难、治安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遏制城市人口恶性膨胀,墨西

6、哥城市政府采取了建设“卫星城”和实施“城乡均等化”措施。自1980年至今,墨西哥城四周已建成30多个卫星城,居住人口超过1500万。不同点(1)表现不同虚假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水平高,滞后城市化表现为城市化水平低。(2)与工业化关系虚假城市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工业化发展速度,滞后城市化相反。(3)影响不同虚假城市化带来城市人口膨胀,城市内贫富分化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负荷达极限,出现就业、住房、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滞后城市化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

7、等“农村病”现象。1、截至2013年底,阿根廷城市化率达到93%,远超欧美发达国家,这一现象反映了阿根廷存在A.逆城市化B.滞后城市化C.虚假城市化D.郊区城市化C国家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甲2.921.83398.3乙3.992.5549.8丙1.07-0.5178.2丁1.200.4890.1读下表“2005~2010年甲、乙、丙、丁四国人口数据”,完成32~33题。32.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有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丙和丁33.四国中可能属于虚假城市

8、化的是A.甲B.乙C.丙D.丁DA都市区由都市核心区和都市边缘区组成。下图为都市区不同组成部分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人口的变化率图。读图完成1—3题。1.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