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

ID:50769533

大小:1.25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4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本节大纲如下:一、城市区位分析1.城市: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2.城市的特点:●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3.城市区位分析备注(重点):①平原地区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②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③山区的城市一般沿河谷或低地分布。④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此外,①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②城市经济地理区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

2、变化而改变。4.城镇空间布局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汇合处和大的河流入海口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城市。(3)交通枢纽处也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5.城市的区位选择条件(1)城市选址应避开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频繁的地区(2)就地形因素而言,平原最有利,丘陵困难多,山区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工程措施(3)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的承载力(4)城市周围要有良好的植被,最好还有大面积的水面。(5)港口和码

3、头应建在河流凹岸处(因为水深、泥沙少)(6)居住区应布置在有污染的工业区的上风向或者城区河流的上游二、城市土地利用(重点)1.城市土地利用2.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此外还有市政与公共服务区、交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城市绿化区等。掌握上图中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的分布位置与特点(相当重要)①②③④如考题: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示意图,回答下题。1.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A) A.①B.②C.③D.④2.图例适宜布局在图中的地点是(C) A.①B.②C.③D.④3.若要在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B) A.①B

4、.②C.③D.④解析:图中商业区要布局在市中心①,且交通便利。居住区占地面积大,布局在③处。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围,要考虑交通便利,且要考虑污染问题:(1)化工厂等水污染的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2)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如考题: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A)①自然地理条件②历史文化因素③经济发展水平④交通运输状况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左图中,A区域内商业(红线)可支付的地租最高,因此A为商业区,同理,在B区域内,住宅(橘黄色线)可支付的地租最高,因此,B区域为

5、住宅区。而C区域内工业(绿线)可支付的地租最高,C区域为工业区。也就是说,一般来讲,商业区位于市中心,工业区位于外围,而住宅区位于两者之间的区域。4、城市空间结构类型三、中心地理论(重点)1、中心地: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其主要职能是提供货物和服务;中心地可以是城市或商业中心。2、服务范围: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3、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六边形,克里斯泰勒认为,市场原则是中心地布局的重要原则,在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一般选择最接近的中心地,中心地则位于正中。下图为重点:图中乙(圆圈+黑点)为最高级的中心地,服务范围最

6、广,甲(黑点)为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最小。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本节大纲如下:一、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标志(重点):(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即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注意:城市化水平的判断要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3.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4.意义:(1)缩小城乡差距(2)改善产业结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推动工业发展(4)推动科技、信息进步(5)改变人们文化、思想、观念

7、二、城市化的特点(重点)1.城市化进程:初期——加速(出现郊区城市化)——后期(出现逆城市化)目前发达国家为城市化后期,发展中国家为城市化加速时期。郊区城市化(左图):即中心城区和乡村小镇的人和产业向城市郊区转移,这是城市化加速过程中出现的现象。逆城市化(右图):即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的人向乡村、小城镇转移,这是城市化后期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转移的原因: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而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备注:1978—2007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上升到44.9%,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