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

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

ID:50773966

大小:4.88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14

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_第1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_第2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_第3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_第4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纲: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必修21历史时期认识生产力水平环境问题人地关系狩猎文明崇拜自然极低不明显适应、依赖、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改造自然提高出现局部环境问题,如过度开垦、放牧引起的生态破坏对抗性增强,利用、改造自然。出现了关于处理人地关系一些主张。工业文明征服自然迅速提高“透支”未来,环境问题恶化,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全面不协调,人地

2、矛盾激化,人类要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考点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主要表现具体内容人为原因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污染工业、农业、交通排放有害废弃物物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生活大量固体垃圾噪声污染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放进海洋生态破坏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林、地、柴、路、房…)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植被遭破坏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大气增温、臭氧层破坏、酸雨的影响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生物多样性减少生存环境造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生产排放(农业

3、、工业、交通、旅游等)生活排放生物、土地…破坏环境调节功能(或生态功能)下降—环境退化考点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湿地:调蓄水量、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森林:城市绿地:___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吸烟滞尘__三北防护林:____防风固沙、保持水土___;海防林:__防海风和海浪_长江中上游防护林:___涵养水源、保持水土、____北京西部生态带:__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___东北地区天然林_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西南地区天

4、然林___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____珊瑚礁: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弱海浪对海岸的冲击热带雨林:“地球之肺”维护大气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对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的影响)4荒漠化(沙漠化)土地肥力下降,土地退化,农业减产,贫困水土流失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造成石漠化;在东南丘陵地区造成红色荒漠;在黄土高原造成地表壑纵横,威胁工矿交通建设安全。下游河道淤积,抬高河床,加剧洪涝灾害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对

5、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一是因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地贫瘠,农业减产;二是因水土流失使耕地面积减少;三是因缺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源不足;且气候恶化,旱涝频发盐碱化土地退化肥力下降,农业减产湿地减少使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质的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富氧化、赤潮(原因除人为原因外,也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的含氮磷废液大量排入河、湖、海等地);过度水产养殖投放饵料危害(水体缺氧,危害生物生长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危害人体健康)对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化肥农药;适度养殖;工业废水生

6、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各类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危害5KEy:可持续发展内涵社会系统(含人口、科技)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生态系统(含资源)物质产品、资金等劳力、科技等生活废弃物环境资源生产废弃物环境资源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生态目的:改善生态、减少污染社会经济:解决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文明程度考点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指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6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物种之间地区之间公平

7、时空性7(2)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空间性8(3)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人类社会环境时间性处理好关系9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利用:多次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工业的清洁生产模式及其优点(

8、三效益)生态农业模式及其优点(三效益)10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即产品使用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11清洁生产的优点:(一)经济效益:1、加强能源综合利用和废弃物利用(循环利用)2、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三)生态效益:减少废弃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