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doc

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doc

ID:50776964

大小:42.4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4

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doc_第1页
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doc_第2页
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doc_第3页
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话题作文的应对与训练策略自1999年反映前沿科学动态的全国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到2000年倡导突破思维定势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弘扬民族传统精神的“诚信”,2002年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心灵的选择”,话题作文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大的开放性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赞誉。它突破了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包括读后感)轮流坐庄的旧格局,创建了一种极富时代特色的作文形式。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写作能力的档次最高、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在语文高考中,甚至整个高考中,就单题而言,写作题也是占分最多、用时最长、主观性最强、影响最

2、大的试题。下面我就本次五市高三复习研讨会精神,结合《考试说明》,简单分析一下话题作文的特点和下一阶段我们具体的应对措施:一、与传统的命题作文比较,话题作文具有以下特点:1、立意自由话题作文只提供了一个写作的由头,思路的源头,留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我们只要敢于变换角度,突破常规,求异创新,就有可能写出一些新颖别致的文章。2、选材广泛话题作文只有“话题”而没有规定的题目,具有全开放的内容。它便于我们在较大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写。学生尽可以写身边人,议身边事,绘身边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不感到陌生,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3、文体不限话题作文大多是“除诗歌外,文体不

3、限”,也有的对文体不作任何限制。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自如写作,或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文体来写,以表现自己的实际写作水平。4、写法灵活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只要与话题相关便符合要求。因此,作文时写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灵活运用。可记人叙事,可议论抒情,可作理性思考,也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补写等。二、2003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向综合本次“苏、锡、常、镇、扬”五市高三语文复习研讨会以及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2003年高考命题七大趋势”“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中的“复习建议”,我们不难判断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将可

4、能呈现如下基本趋势:1、保持延续性话题作文在提倡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方面历经了四年的尝试和探索,已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同。为此,2003年高考作文将会在以下四个方面保持其延续性:1、命题原则:继续坚持“两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革。2、命题方式:继续采用给广大考生以广阔的写作空间、广大的发挥余地的开放式的话题作文。3、命题范围:继续提倡“三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4、命题要求:继续实施“三自政策”,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2、加大限制性高考命题中心负责人张伟明指出:“全方位的开放性作文题

5、不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的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为了给考生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2003年高考作文将会在四个方面加以限制:①、写作内容的限制。关于这一点,张伟明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以语文课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对语文课或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发表议论,也可以记叙在语文课上发生的事情,但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大写特写历史课或外语课那就被视为离题”。②、立意底线的限制。2001年和2002年高考作文的话题都在立意上设立了底线。诚信而有信用作为人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容你“一分为二”,这既是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也是作

6、文立意的底线。“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写作要求中的“怎样选择”可能有千差万别,而“应该如何选择”只能是大路一条,那就是对真、善、美的选择,而不能是对假、丑、恶的选择。这些立意的底线并没有在文面上作出明文规定,而是隐含在话题的内涵之中,需要考生悉心揣摩。这是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在立意要求上的新特点,应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③、写作重心的限制。2002年作文题“心灵的选择”在命题上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背景材料中有“面临的选择”(是什么)、“选择的过程”(为什么)“选择的结果”(怎么样),而“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毅然”等关键词已暗示考生:不管你采用何种文

7、体,“选择的过程”都应成为写作的重心。它警告我们:对话题作文的背景材料需要悉心揣摩,以把准写作的重心,谨防旁逸斜出。④、文体要求的限制。话题作文虽说“文体自选”,其实对文体还是有要求的,只不过不限定某一种,而是让考生自己选择而已。2002年高考“基础等级”中明确规定了“符合文体要求”的项目,并且在“说明”中说明:“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2003年话题作文将继续体现这一命题思想,以杜绝“非驴非马”的“四不象”作文的滋生。为此,我们应告诉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写作特长,强化文体的合“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