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

ID:50785365

大小: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8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_第1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_第2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_第3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_第4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古人也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正说明“疑”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质疑提问是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寻根究底探索真理的重要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提问能力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实践使我懂得要想让学生学的主

2、动,积极必须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的能力。一、创设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提问。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制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时教师说一声“请”,学生回答时,教师面带微笑,并热情鼓励;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礼貌相待不加以喝斥……这样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低的追求问题罢了。

3、”这句话一语道破创新的真谛:好奇心、问题意识和锲而不舍的探求是成功的前提。强烈的好奇心是发现问题的一个来源。其实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小孩开始学会说话以后,说的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无穷无尽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就是新的问题——“为什么?”好奇、好问是儿童的一大特点。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为什么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主动质疑提问呢?从心理学上讲,由于学生年龄增长,知识增多,他们想使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生怕提的不好会被别人笑话,因而羞于

4、提问。从教学上讲,是由于教师思想没有解放,怕被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倒或怕乱提问题延误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因而没有创造提问的条件。那么,怎样使学生课堂上敢于提问,变学习被动为主动呢?要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必得有两串钥匙,一串钥匙挂着“尊重”、“保护”、“关爱”,一串钥匙挂着“唤醒”、“勉励”、“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出一种宽容的环境,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用老师的爱给学生自由创造的天地,使学生获得“心里安全”和“心里自由”,让学生敢于接近你,乐于接近你,把你当作他生活中的朋友,学

5、习中的向导,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1、要树立教育民主化的思想。教育民主化就是在教学中革除一切不平等地对待学生的现象,为提高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能力,发扬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学完《琥珀》一文,一个学生问:小苍蝇在太阳光里飞舞,发出嗡嗡的叫声,是苍蝇的叫声吗?这个问题虽然与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没关系,但我还是鼓励学生回答。当时有一位学生回答:这不是苍蝇的叫声,是苍蝇在飞行时翅膀与空气摩擦的声音。这位学生是怎么知道的呢?他说是在《中国少年报》上看到的。我对这两位同学都给予了表扬。

6、这样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学生解除了思想负担和心理障碍,大胆而自由的思考,提问,讨论,触发起学习的灵感。2、要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提问的时间。课堂上提不出问题,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没有更好的阅读思考,只有多读多思,才能产生问题,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我尽量精炼讲解,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提问。如:学习《草船借箭》后,有学生问:“如果第二天没有大雾,诸葛亮会怎么办?”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就这样,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仅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7、3、鼓励提问。通过提问给学生以主动尝试和领悟新知识的机会,使他们体味到独自获取新知识的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在自读课文前我亮出打分标准,只要能提出问题都能及格,问题有深度就给打满分。例:学习《种子的力量》后,有学生提出课文题目应改为《种子和小草》,因为文章是借种子和小草的力量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于是我给他打了满分,当时学生高兴的样子不亚于考试得第一。二、使学生会问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非常重视教人以方法,他曾尖锐地指出:“一个差的老师奉献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去

8、发现真理。”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质疑方法的指导。1、整体思考,把握提问。每教一篇文章,我都启发学生带着“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几个问题进行阅读。读文章一开始就接触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通过题目,诱导学生想一想这篇文章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还是说明一个道理。如读《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使学生想到:这是写人的文章,扬科不会唱歌,不会弹琴,为什么称他是音乐家呢?然后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这样,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读书求知,设疑提问,有利于学生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提高了阅读效率。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