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

ID:50793451

大小:138.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3-14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_第1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_第2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_第3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_第4页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十六章电力需求侧管理第一节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第二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第三节需求侧管理的其它手段第四节电力需求侧管理评估与监督第五节国外电力需求侧管理简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述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其他手段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评估与监督国外需求侧管理简介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教学内容:1、需求侧管理的产生背景2、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特点3、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4、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产生背景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能源“流体化革命

2、”经济空前发展与繁荣,同时,能源的大量消耗,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提高用电效率就成为实现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点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最初起源于美国,并很快风靡于工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1992年开始,需求方管理技术陆续介绍到我国,2000年12月,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以法规形式纳入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电监会联合出台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随着我国经济和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越来越受到电力公司

3、和广大用户的重视,并将有更广阔的空间。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特点1.电力需求侧管理定义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特点电力需求侧适合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主要应用于终端用电领域;节能节电具有量大面广和极度分散的特点;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立足于长效和长远社会可持

4、续发展的目标;用户是节能节电的主要贡献者,要采取约束和激励机制引导用户自愿参与。三、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1)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供需市场平衡的重要补充(3)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客观需求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作用(1)可以改善电网的负荷特性,提高用电效率(2)可以降低电力客户的电能成本,减少电费支出(3)有利于扩大用电需求,开拓电力市场(4)可以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对象和内容1.电力

5、需求侧管理的对象(1)用户终端的主要用能设备(2)可与电能相互替代的用能设备(3)与电能利用有关的余热回收和传热设备(4)与用电有关的蓄能设备(5)自备发电厂(6)与用电有关的环境设备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电价结构的改革;各种节电措施的推行;战略性负荷的研究和推广。第二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教学内容:1、改变用电方式2、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一、改变用电方式1.电力系统负荷特性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又称电力系统的负荷方式,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通常是用负荷特性曲线来表示。主要包括年负荷特性曲线和日负荷特

6、性曲线两种来表示,有的还有周、月和季负荷特性。2.负荷整形技术负荷整形技术就是负荷管理技术,它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以某种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电网负荷高峰期削减、转移或增加到电网负荷低谷期的用电,以达到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日或季节性的电网峰荷,以期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负荷整形技术主要有削峰、填谷、移峰填谷三种。二、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是通过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高效设备来实现的,其根本目的是节约用电、减少电量消耗,其中包括直接节电和间接节电。直接节

7、电是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节电;可以在照明、电动机、制冷空调、变配电、余能余热回收、作业合理调度、建筑等方面实施。能源替代方面间接节电是依靠改善经济管理,采取调整和控制手段后少用的电能。它要依靠调整经济结构、生产力合理布局、节约原材料、提高产品质量、最终产品的节约利用、增加高能耗产品的进口等经济管理来实现。第三节需求侧管理的其它手段教学内容: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手段2、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财政手段3、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诱导手段4、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行政手段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经济手段分时电价是指

8、按照系统运行状况将一天的24小时划分为若干时段,在每个时段按系统运行的平均边际成本收取电费,通过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来引导电力消费者采取合理的用电结构和用电方式,分时电价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中最有效的一种经济手段,对于电力负荷整形具有显著作用。在制定分时电价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⑴分时电价体系必须满足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总体目标;⑵分时电价时段的划分与价格拉开比确定原则;⑶合理规避供电公司经营风险原则。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财政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