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

ID:50815170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8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_第1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_第2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_第3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_第4页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和维护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西屯小学:马彩霞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尤其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十分担忧。本人通过对104名农村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教师之所以出现低职业认同感、低喜爱度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职业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社会舆论也常把教师比喻成"红烛"、"人梯"等等,但是在目前社会急剧变迁的形势下,教师待遇之菲薄,工作之繁重,责任之重大,是其它行业所难以比拟的。一位长期处于严重工作压力下的教师,势必保持着消极的

2、情绪,对自身的社会地位产生焦虑,易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有放弃角色的意愿,进而可能直接降低教学热忱,间接影响学生身心平衡与发展。因此,了解农村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探究农村地区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成因,探索促进农村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帮助教师解决不健康心理的因素,营造一支心理健康、技术过硬、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对我国的农村教育教学事业能够尽快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有着重大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教师中,高达63.5%的老师常常感到疲劳,43.1%的老师处于烦躁、焦虑之中,30.8%的老师出现了失眠或睡眠状态

3、不好,23.6%的老师觉得不安。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导致教师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不佳的原因可能有:一是社会转型期道德伦理等的新旧交替,教师角色的转变;二是大幅度的教育改革,需要教师在学历、现代教学方法与技术、知识更新等方面要有全面的发展,使得教师很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三是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家庭负担重;四是教师渴望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社会对教师这一群体的期望值太高,家长、学校、社会的压力,使得教师长期生活在压抑的氛围中;五是教师之间的相互竞争,衡量标准的单一化(仅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使得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紧张;六是教师的娱乐时间很少,得不到有

4、效的放松等。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策略  缓解参与新课改的压力,不能仅靠外部环境的改变,要靠教师自身观念、认识和态度的修正,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式的调整。(一)促进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和接受,并进而自觉自愿地践行。管理者需要积极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和角色的转变,正确认识自己在新课改下的角色,保证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专业成长。一是从知识的复制者到建构者。新课改要求教师营造全新的课程环境,使教学过程不再是“满堂灌”或是变形的“满堂问”或“满堂转”。要积极落实建构主义的课程构建理念,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形成丰富多彩的、富有情趣的、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从而使

5、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和主动学习。二是从教学的管理者到组织者。建构主义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不再主宰一切,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施展,教师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师生在平等、愉快的状态下交流,学生在质疑、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成长。三是从传授者到促进者。教师传递知识的职责越来越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激励、探讨、唤醒”,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成为真正的学习促进者。(二)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更要有勇于舍弃、甘于孤独、懂得奉献的精神素养。我们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

6、识水平,向扎根在山区的优秀教师学习,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当今时代特别是在落后农村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甘当人梯和红烛,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对工作要充满责任心,对未来要充满信心,从而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三)促使教师有成就感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容易产生工作疲劳症。学校不能为教师提供成就事业的氛围,会使教师对事业失去追求的欲望和动力。因此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内在需要,善于和教师进行感情交流,敏于捕捉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种信息和需求,特别是面临如新课改这样的新任务、新挑战时,要将这些信息和需求转化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

7、力,在决策上向一线教师倾斜,合理配置制度资源、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让教师发现自己的价值,感觉到生命的被尊重和专业的自豪感,教师参与、投身新课改的动力就会油然而生。(四)学会自我调节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结构、方法等提出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育创新能力外,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压力能力,教师才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教师在调适失衡心

8、态,培养健康心理的实践中,要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美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