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

ID:50818798

大小:7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14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_第1页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_第2页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_第3页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_第4页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适用范围1四、施工部署1五、施工工艺及过程21、边坡清理22、钉设网垫23、回填土24、撒播草籽35、深挖边坡防护36、养护管理3六、三维土工网质量控制及要求4七、质量保证措施51、组织保证措施52、工作保证措施53、技术保障措施6八、安全保证与应急措施61、一般规定62、施工安全措施73、应急措施7九、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81、施工准备阶段82、施工阶段83、临建设施及其他方面9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第MWTJ-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

2、TG/TF50–20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6、《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二、工程概况本合同段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工程总量约为x万m2。三、适用范围三维土工网垫植草、灌护坡适用于坡比不陡于1:0.75,每级坡高低于5m(土质路堑边坡)或8m(软质岩石路堑边坡)的路段及多级路堤的第一级边坡防护;当坡高小于3m时不挂网只喷播草籽或栽灌木。四、施工部署1、施工前,全线已完成导线点、水准点测量数据的复

3、测,并在线路附近增设了导线点与水准基点。2、施工用水取自自然沟渠,按照标准化要求设置蓄水池。施工用电接入当地电网,以外电为主、自发电为辅,始终保持自发电的能力,避免停电对施工的影响。3、人员配备本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包括测量、质检、试验、材料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内容。由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向施工队技术员进行技术交底。4、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已进场,技术状况良好。5、材料准备9(1)三维土工网垫,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2)U型钢钉:采用A8钢筋制作而成,禁止使用已严重腐蚀的钢筋和铁丝做为原材料;(3)方木桩:用以固定坡顶及坡

4、脚沟槽内的三维土工网。6、其它准备工作(1)资料齐全,测量到位,预埋件位置准确;(2)发电机试运行以防停电。五、施工工艺及过程三维土工网垫护坡施工工艺见:施工工艺流程图1、边坡清理清除作业面杂物及松动岩块,对坡面转角处及坡顶的棱角进行修整,使之呈弧形,尽可能将作业面平整,以利于土工网与坡面的有效结合,同时增加作业面绿化效果;如果坡面岩石面积较大,应该在坡面上铺设一层细表土,并轻轻压实,为草、灌等植物提供基本的生长环境。2、钉设网垫在坡顶及坡脚处分别开挖宽20cm、深30cm的沟槽,将土工网铺设于沟内,并用方木桩(方木桩间距为100cm)固定并填土夯实,再从坡顶自

5、上而下铺设土工网,其纵横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并沿纵向每隔100cm用U型钢钉固定(搭接部位必须固定),其斜向间距为100cm,并使土工网紧贴坡面不得有悬空褶皱现象,待土工网铺设完毕后再撒播草籽。3、回填土三维土工网垫固定后,采用原有地表土进行回填,并分2~3次人工抛洒在边坡坡面上,回填直至覆盖网包。每次抛洒完毕后,在抛洒土壤层的表面机械洒水,机械洒水时,水柱要分散,洒水量不能太多,以免造成新回填土流失,目的使回填的土层自然沉降,并要进行适度夯实,防止局部新回填土层与三维网脱离。要求填土后的坡面平整,无网包外露。所选用的土颗粒均称,显粉末状,无石块与其他杂

6、物存在,4、撒播草籽(1)植物种子的选择9根据施工作业面土壤或岩面性质、当地气候条件、施工季节,并结合各种植物生长特性选择根系发达的草本植物及乔、灌木种子,并增加当地类似地貌作业面上的同类树种,使次生植被在今后的数年内逐渐与自然生态植被融合,不显人工雕琢的痕迹。(2)撒播草籽选用专业撒播机进行撒播,设备就位后,调节输送泵压力、出风量,使草籽均匀的喷射至坡面、平台及护坡道上;坡面植草绿化完毕后,再进行挖坑栽植灌木,当气温低于12℃时不宜进行撒播施工。5、深挖边坡防护(1)对于深挖边坡防护施工须自上而下、逐级开挖,每开挖一级、防护一级,每级台阶高度8m左右,避免边坡

7、长时间裸露;(2)石方开挖时严禁采用峒室爆破,近边坡部分应采用光面爆破;(3)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形特征设置边坡控制点,根据开挖情况随时进行地质核查,并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4)主要检测项目:①坡顶地面调查,主要调查地表土体有无裂缝发生,及时排除裂缝中的水并封堵裂缝,防止地表水下渗;②边坡坡面调查,边坡开挖过程中应记录开挖断面的地质剖面,观测坡面岩层产状,节理发育状况及地下水出露情况,若遇到结构面组合不利于边坡稳定、地下水涌出等情况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③观测标测量,定期进行各观测点的平面及高程测量(精确至毫米),如观测到变形连续增加应认真研究边坡稳的定性,采取

8、必要的应急措施。6、养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