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ID:50821901

大小:2.95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1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剪纸艺术可反映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秦腔起源于下面四幅剪纸中的(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2.秦腔起源地与秦腔表演特征形成关联度最大的是(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3.推

2、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A.喜酸,耐贫瘠B.喜湿,耐盐碱C.喜光,耐干旱D.喜凉,耐洪涝【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腔主要起源于陕西省。选项中①地区可见大熊猫,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附近地区,不符合题意;②地区可见赛龙舟活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不符合题意;③地区有四合院,主要位于我国北京及附近地区,不符合题意;④地区的传统民居为窑洞,主要分布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地方戏曲主要是秦腔,D符合题意。故选D【2题详解】-19-根据材料可知,秦腔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

3、为击节乐器。冬冷夏热,降水集中与秦腔的形成无关;秦腔起源于黄土高原地区,当地视野开阔,地表千沟万壑,交通联系不便,长期以来,人们依靠大声呼喊来联系,久而久之,形成了高亢激昂,穿透力强的秦腔表演,B正确;秦腔的表演特征与土层深厚无关;人口稠密,历史悠久对秦腔表演风格影响不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根据材料“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可知,当地适合种植枣树。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较小,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合种植枣树。故推测枣树喜光,耐干旱,C正

4、确;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呈碱性,A错误;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较小,气候较为干旱,BD错误;故选C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区域内(  )A.农田盐渍化现象较普遍B.湖泊水主要来自于运河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D.气候以温带季风为主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  )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工业地域联系紧密④第三产业结构趋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4.C5.B-1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三角洲区域环境特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旨在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5、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4题详解】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大,以水田为主,土壤淋溶作用强,农田盐渍化现象不严重,故A选项错误;区域内湖泊为淡水湖,湖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河流径流,故B选项错误;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当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所以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C选项正确;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D选项错误。故选C【5题详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该区域各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专业分工、协调生产,

6、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繁荣。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区域互补,不会使乡镇数量明显增多,但会使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①错误,②正确;区域一体化发展会导致第三产业结构趋异,④错误;区域一体化发展使工业地域联系更加紧密,③正确;故B②③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下表是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不同年份的输沙量(单位:亿吨)比较。下图示意黄河水系及四个水文站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6.甲水文站位于右图中的(  )A.aB.bC.cD.d7.1989~2015年,乙水文站输沙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①

7、年降水量减少②年降水变率大③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④水利工程蓄水拦沙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为减少下游河床淤积,c处水库采用了放水冲沙的办法。其冲沙效果最佳的放水方式是(  )A.汛期时持续放水B.汛期后持续放水C.汛期前集中放水D.汛期时集中放水【答案】6.A7.D8.C【解析】【6题详解】我国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大量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读图可知,甲水文站泥沙含量一直很少,并且在减少,符合黄河上游的水文特征,故甲水文站位于图中的a点,A选项符合题意。b、c、d位于中下游地区,河流含

8、沙量较大,不符合题意,故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①年降水量短时间内不会大幅度减少,故此说法错误;②年降水变率大只会增加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输沙量,故此说法错误;③植被覆盖率的提高会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河流的输沙量,故此说法正确;④水利工程的蓄水调沙拦沙会减少河流的输沙量,故此说法正确;故D③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8题详解】-19-黄河流域雨季来临之前采取水库蓄高水位的方法,而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