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

ID:50822749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提升训练试题B卷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

2、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2、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诊断性B.性C.总结性D.相对性3、在一次心理健康培训班教学测验中,关于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学员们的答案不一,共有四种。其中,正确的是()。A、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B、学会调节和学会适应C、学会调适和寻求健康D、适应学习和适应社会4、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A.学科课

3、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形课程5、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卢姆D.施太伦6、孙老师在自己的班里设置了这样一种制度,每天哪位同学能够帮助其他同学的话就可以领取一张卡片.卡片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找老师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孙老师运用的方法是()。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消退法D.系统脱敏法7、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A具有灵活

4、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8、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刺激获得D、刺激消退9、文化(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A、教育制度B、教育规模C、教育方法D、学校课程内容10、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A

5、.前习俗B.中习俗C.习俗D.后习俗11、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检测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A.诊断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2、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A、专业结构第5页共5页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13、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14、课程

6、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15、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6、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A.性格特征B.能力C.气质D.认知17、学校德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A.思想政治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18、西

7、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20、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A.永恒性B.依附性C.时代性D.独立性2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二、辨析题(

8、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第5页共5页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3、教师如何写好教案?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