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

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

ID:50833579

大小: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8

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_第1页
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_第2页
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_第3页
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_第4页
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语言逻辑学论文1.逻辑学中的意义概念1.1意义与内涵以模型理论(model-theory)为基础的逻辑语义学试图用集合、函项这类纯集合论的概念去解释意义。由此,逻辑上所假定的语言表达式的内涵是否可以和意义等同起来,这一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逻辑语义学的理论基础是否牢靠。具体讲,语言表达式的意义把它们同世界或世界中的实体相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具有复杂的形式。例如,一个谓词和世界中能够被它称谓的实体的集合相联系。如果要在逻辑语义学中避免假定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实体,方法之一就是假设如果一个人是讲表达式的外延,那么就可以避免讲表达式的意义(Frege1980

2、:134)o然而这样做就意味着必须把具有相同外延的非同义表达式(non-synonymousexpression)$Q现任美国总统和奥巴马看作是相同的,这就相当于把表达式的内涵和意义等同起来。事实上,了解一个表达式的外延并不必然地包含着了解它的内涵,因为非同义表达式可能具有相同的外延。反之,如果一个人知道一个表达式的内涵,也并不意谓着他一定知道这个表达式的外延,例如,我们完全了解表达式是聪明的的意义,可是并不确切知道谁是聪明的,谁是不聪明的。换言之,了解一个表达式的外延必须知道两点:表达式的内涵和现实世界中的事实。这可以说是用内涵规定外延的尝试。用外延

3、来解释内涵的概念可以把内涵看作一个外延决定原则(extension-determiningprinciple)(Allwood1977:183)O这个原则是一个考察可能世界并找出一个表达式外延的规则。然而,把内涵等同于从可能世界到外延的函项会产生很多困难。例如,模型论语义学(model-theoreticalsemantics)—般不会碰到这样的困难:假定有某些逻辑上可能的世界,在那里司各特(W.Scott)没有写《威弗利》,那么作为两个名词短语司各特和《威弗利》的作者的内涵的函项由于并不是对所有主目都有相同的值,因而彼此不同。然而,假如我们换一个弗雷

4、格(1980:67)的例子:数学表达式3+1和2+2虽有相同的外延(Bedeutung)即4这个数,但有不同的内涵(Sinn)o隐藏在这背后意思是,3+1和2+2表现了获得相同结果的不同方式或程序。可是,如果像算术中对一个真值为真的语句所通常认为的,2+2=3+1是一个逻辑真理,那么2+2和3+1的值在所有逻辑上可能的世界里都是相同的4这个数。换句话说,表达式3+1和2+2相当于从可能世界到数的相同的函项,因此必然具有相同的内涵。概言之,如果我们把内涵理解为从可能世界到实体的函项,那么逻辑上相等的表达式就表现为具有相同的内涵。这一结论显然就不再支持弗雷

5、格内涵是获得外延的途径的观点。学术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很多方法,比如,Car-nap(1947)认为,语言上的同义(linguisticsynonymy)不应该定义为模型论意义上的内涵同一,而是应该包括他称之为内涵同构(intentionalisomorphism)^)某种较强的东西。如果某种组合表达式(constituentexpressions)具有相同内涵,并且它们也同样是由具有相同内涵的成分构成的,那么由这种组合表达式构成的语言表达式就具有相同的内涵。可以看出,这一观点接近于弗雷格用Sinn所表示的意思。1.2意义与真值条件在语言学中,把意义

6、转化为真值条件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很多从事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研究的人对语句S是真的,当且仅当这一观点非常熟悉,然而,很多语言学家一听到Snowiswhite.当且仅当雪是白的,就立即表示反对并指出,真同语言学研究毫无关系,并且,说明哪个语句是真的,哪个语句是假的,不是语言学家的任务。这种反对事实上混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语句的真值和一个语句的真值条件。说明一种语言中哪些语句实际上是真的确实不是语言学研究的任务;然而说明语句为真的条件,即这个语句在何种条件下是真的就须要考察语言的意义问题。如上文所述,假设我们把一个语句的内涵看作一种原则,依据这种原则

7、,我们可以在每个可能世界中赋予这个语句以真值,并且希望我们的理论具有某种心理实在性,即语言表达式所描写的成分在某些方面与岀现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灵中的东西相对应。如果事实如此,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在赋值于一个语句以作为它的解释,以及在了解一个陈述(statement)的实际表述时我们所做的,这二者之间是否具有任何相互关系。以语言表达式具有真值条件为基础,我们可以期望当听到一个陈述句时,就可以观察这个世界并对在这个世界中这个语句是真的还是假的进行考察。我们甚至还须要想象一下,当这个语句是真的时候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并且,如果我们认为说话人是值得信赖的,我

8、们可以相应地改变我们所想象的世界的观念。这样,似乎在真值条件语义学(truthconditi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