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

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

ID:50835628

大小:617.00 KB

页数:92页

时间:2020-03-14

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_第1页
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_第2页
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_第3页
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_第4页
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产者选择知识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五章生产者选择第一节生产技术生产函数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一、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达式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1、生产函数表达式所谓生产函数,描述的是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假定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L)、资本(K)、土地(N)等,目前的技术状况为T,则生产函数可表达为:在生产函数中,产量Q是指一定投入要素的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说,投入要素的使用是有效率的。假定只有两种投入要素:劳动L和资本K,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2、生产函数的基本特征(1)生产技术决定生产函数;

2、(2)投入多,产出多。3、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例如:一年分检邮件10万份。[方案一]:用人工。1.4万元/每人年,50人,加其他费用5万元总计75万元[方案二]:用机器(价值400万元)。每年需折旧费40万元,机器400万元的年利息40万元,5万元维修费总计85万元可见:相同的技术效率,不同的经济效率。用人工划算。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1、短期生产函数短期和长期短期生产函数表达式(1)短期和长期所谓短期,不仅指的是较短时间,更主要是指一种生产状态,厂商无法改变某些要

3、素的投入,或者改变的代价太大(不值得)。因此在短期中,有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之分。同时,厂商的生产规模不变,但产量会随可变要素的投入变化而变化。长期指的就是在这段期限中厂商可以改变所有的投入,也就没有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区别。(2)短期生产函数表达式在短期生产函数中,劳动L为可变投入,资本K为固定投入,其既定的数量为K0,则有:2、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表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1)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平均产量AP是指每单位劳动的平均产

4、出,等于总产量Q除以劳动量L,即:边际产量MP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量,或者使用最后一个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即:或APLMPL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表工人人数(L)总产量(Q)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00--13332126933612244561420570141467813878412688410.509819-310757.5-6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Q84700358L0358LMP,AP2414EDCBAAPQ=f(L,K0)36MPLQTPMPAP(2)总产量、边际

5、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A、总产量与边际产量B、总产量与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A、总产量与边际产量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在各点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如:Q=20L-0.5L2-16MPL=20-L当总产量以递增速度上升,表现为总产量曲线形状为凸曲线(凸向横轴)时,相应地,边际产量曲线是上升的,表明增加劳动能增加总产量的增量。当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上升,总产量曲线形状为凹曲线时,边际产量曲线下倾,表明增加劳动虽然能增加总产量但总产量的增量减少。当总产量曲线向下倾斜,增加工人后而使总产量减少,说明工人的边际产量为负,

6、边际产量曲线延伸到横轴以下。当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边际产量为零。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MP>0,TPMP<0,TPMP=0,TPmaxB、总产量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Q/L)实际上就是总产量曲线上每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总产量曲线上的某一点与原点的连线恰好是总产量曲线的切线时,斜率(平均产量)达到最大。C、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边际产量线在平均产量线上方),平均产量上升;当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边际产量线在平均产量线下方),平均产量下降;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两条曲线相交

7、),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曲线穿过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MP>AP,APMP

8、技术在要素投入变动的同时也发生了变化,这一规律也就会发生变化;第二,它是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可变(短期)为前提;第三,它是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第四,它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是同质的,即所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3)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原因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