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叙事--符祥军.doc

化学教学叙事--符祥军.doc

ID:5084132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化学教学叙事--符祥军.doc_第1页
化学教学叙事--符祥军.doc_第2页
化学教学叙事--符祥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叙事--符祥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化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并且能激发他们化学探究的兴趣。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科学地思维,培养他们操作、观察、分析等多种能力,以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创设化学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探究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我几年前在山区教学中的教学叙事:一、运用直观教具,感受化学问题我在山区教学已

2、有几年的时间了,山区的教育非常落后,教学设备很差,根本没有化学实验室,更不用说实验器材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无法调动得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很枯燥很无味,这样的教学也就没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对化学感兴趣,有一次,我在上过滤操作这节课的时候,由于需要一些仪器,如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等,但学校没有,课前我去准备了一支筷子、一个打酒用的漏斗和一个口杯,一张粗糙的白纸(剪成圆形)当做滤纸,在上课的时候,我结合教材中的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与课前准备的筷子、打酒漏斗、口杯、圆形白纸作了

3、进一步的比较,从而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是怎样的仪器,同时在教学过程,我还示范了过滤操作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滤纸的折叠方法,提醒学生做过滤操作实验时,应要注意的一些事项,掌握了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才能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化学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生活实例结合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领悟直观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

4、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问题、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素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蔗糖放入水中逐渐消失?碰了醋的紫甘蓝(紫白菜)怎么变红了?等等,通过大量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感受体会了解化学问题,并通过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曾经在上溶液这节课时,由于学校没有仪器,课前我叫学生从家中带来蔗糖、口杯、汤匙、筷子等家中用品,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用口杯盛了半杯水,然后,将汤匙取一汤匙蔗糖放入口杯中,用筷子不断搅拌,仔细观察蔗糖的溶解情况。当蔗糖

5、消失后,我问学生怎么不见蔗糖了呢,引起学生思考,自己找答案,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归纳出溶液的定义及溶液的组成,还有溶液的质量与溶质、溶剂的关系,蔗糖是学生生活过程常见喝的一种溶液,所以通过学生亲身经历过的身边事物,又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体验实验的成果,使学生感受得更深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使化学教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学会学习,借助已有知识和互联网等媒体,主动探究学习所需知识。同时再把对知识的考核评价生活化,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取材,构建生活化的考核题。就这样师生共同探讨的现状下结束了本节课的

6、教学,且效果也相当的不错。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课堂也变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主阵地,那也肯定是一种很好的教学。2014、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