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东北三校二模语文答案.doc

2015东北三校二模语文答案.doc

ID:50845537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2015东北三校二模语文答案.doc_第1页
2015东北三校二模语文答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5东北三校二模语文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原文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对现实不合理的漠视,对生活艰难性的规避”。)2.D(原文语意指出这样做“是市侩,是乡愿”,而并非“真正体恤了读者劳生的匆忙与压力”。)3.B(由“这部小说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他的时代”不能推出“具有超越性的文学作品的影响就会超出作者所处时代”,以偏概全。)4.B(脱:倘若,或许。)5.D6.C(“太宗对其严厉批评后原谅了他”错,太宗没有严厉批评他。)7.(1)有位行人在夜里出发,在路上遗落了衣袍,走了十多里才发现,有人对他说:

2、“我们县境里的人都不拾取遗失的东西,(你)可以返回去取它。”(“遗袍道中”省略“于”并有状语后置,译对1分,“寤”“拾遗”各1分,句意2分。)(2)旧制度规定,凡是具有服丧九个月(穿大功服)以上的亲属关系的人为避嫌不能在相连的地区同时担任官职,朝廷因为他们兄弟治理政务的成绩都高,所以不调开他们来表示宠信。(“大功之嫌”“治行”“徙”译对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唐朝兴起之初,承接隋朝的混乱局面,于是铲除荒政毒害,开始有选择地任用州刺史、县令。在地方官员的授任和受命之间,虽然不能都是好的,但所

3、得到的好的也有十分之五。因此祥和之气生出茂盛的谷物,熏染成太平的社会,而使(唐朝)持续了三百年,和汉朝相当。达到这样一种情况的方法,不是靠奉公守法的官吏是什么?所以整理编排那些合宜的施政措施来彰明他们的功劳。张允济,是青州北海人。在隋朝任武阳县令,以爱人利民为政。元武县有一个百姓带着母牛投靠妻子娘家生活,时间长了,(母牛)繁殖了十多头牛犊,(他)将要返回自己的家时,而妻子娘家人不给他牛。那个百姓控告到县里,县里不能决断,(他)于是前去见张允济,张允济说:“你自己有县令,我怎么能管这件事呢?”那个百

4、姓哭泣着诉说了自己的冤屈,张允济就叫身边的人捆着那个百姓,蒙住头,走过那个百姓妻子的娘家,说是抓到一个偷牛的人,让各家各户把牛全部牵出来,询问牛的来历,妻子娘家人不知是计,急忙说:“这是女婿家的牛,我没参与过偷牛。”张允济立即叫身边的人撤去蒙头的布,说:“可以把这头牛还给女婿。”妻子娘家的人叩头认罪,元武县的官吏很惭愧。张允济有次走在路边,看见有位老妇人在茅屋守护她所栽种的葱,就告诉她说:“(你)尽管回家去,如果有人偷了葱,就来告诉县令。”老妇人感谢而回。不久丢失了许多葱,张允济召唤十里以内的男女

5、全部到来,访求查验,果然抓到了偷盗的人。有位行人在夜里出发,在路上遗落了衣袍,走了十多里才发现,有人对他说:“我们县境里的人都不拾取遗失的东西,(你)可以返回去取它。”那个行人随后找到了衣袍。贾敦颐,是曹州冤句人。他在贞观年间,多次担任州刺史,品性廉洁。他入朝时,往往是全家出行,一辆车子,极为破烂,瘦马带着绳笼头,路上的人不知道他是刺史。很长时间后,任洛州司马,因公事牵累被捕入狱,太宗下令赦免他,有关官员坚持不赦免,太宗说:“人谁能无过,我只除去那些过失太严重的。如果全都绳之以法,即使儿子也有不合

6、父亲心意的,何况臣子服事君主呢?”于是贾敦颐得到了原谅。迁任瀛州刺史,州境靠近滹沱、滱两条河,每年河水泛滥,毁坏房屋,淹没洼地数百里。贾敦颐为此筑立堤坝,河水不能泛滥,百姓受益。当时(贾敦颐)的弟弟贾敦实担任(与瀛洲相连的)饶阳县的县令,为政清廉平稳,受到官吏百姓的赞美。旧制度规定,凡是具有服丧九个月以上的亲属关系的人为避嫌不能在相连的地区同时担任官职,朝廷因为他们兄弟治理政务的成绩都高,所以不调开他们来表示宠信。永徽年间,迁任洛州。洛州有很多豪富大族,所占田地大都超过规定,贾敦颐查出后没收了三千

7、多顷,把这些地分给贫民,揭发隐蔽的坏人坏事,属下不能欺瞒。死在官任上。咸亨初年,贾敦实担任洛州长史,为政也很宽厚仁惠,民心归向他。洛阳令杨德干崇尚严酷刑罚,用拷打杀人来树立威信,贾敦实劝谕阻止,并说:“为政在于养育百姓,伤害生命过多,即使能干,也是不足为贵的。”杨德干因而渐渐减少杀伤。当初,洛州人在大市旁边给贾敦颐刻有石碑,等到贾敦实入京任太子右庶子,人们又在旁边给贾敦实立碑,所以号称“常棣碑”。贾敦实历任怀州刺史,有良好的政绩。永淳初年退休,在他病重时,子孙们接来医生,贾敦实不肯见,说:“没听说

8、良医能治年老之病。”逝世,终年九十多岁。8.①触景生情(1分):作者看到眼前的黄溪小路弯弯曲曲绵延千里,想到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山中的猿猴声声哀鸣不知来自何处,更勾起了诗人内心的惆怅,(2分)在凄凉,哀婉的氛围中,生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之情。(2分)②视听结合(1分):从视觉上写“溪路”之曲折,从听觉上写“猿鸣”之哀婉,(2分)营造了凄凉,哀婉的意境,抒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2分)(如果从其他艺术角度答,言之成理也可。)9.柳诗写的是贬谪之愁,雍诗写的是羁旅之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