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docx

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docx

ID:50848425

大小:74.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5

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docx_第1页
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docx_第2页
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docx_第3页
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五类系统与六类系统实现千兆传输的区别 正如我们所知的,超五类系统只是“能够”支持千兆以太网,而六类系统才是“真正有保证”地运用千兆以太网。这种保证的优势具体体现在相对于普通超五类系统,六类系统拥有与生俱来更佳的技术参数,使得其更能够适应当下的建筑环境,尤其是在那些集中了大量的双绞线并拥有很多干扰源的地方,比如说拥有许多电器(电脑、电话、各种生产设备等)的房间、设备间、邻近有电力线、照明线的地方。可以说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生活方式的发展,这样的环境现在早已无处不在环绕在我们的周围,这就造成了在绝大多数使用超五类系统的的千兆以太网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实际网络速度不足

2、设计速度的30%。以下就通过超五类系统及六类系统传输千兆以太网的不同的方式为您揭示造成以上差别的原因:超五类系统  1000Base-T就是超五类系统传输千兆网络所采用的标准。1000Base-T标准可支持在符合ANSI/TIA/EIA-568A(1995)标准的五类双绞线上运行千兆以太网。1000Base-T采用4对五类双绞线完成1000Mbps的数据传送,每一对双绞线传送250Mbps的数据流。但因为五类及超五类双绞线的设计带宽仅有100MHz,要实现双向传输1000Mbps的网络,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4对线全都使用(全双工)  ●全双工运行网络设备需要

3、串扰/回声消除技术  ●4级编码(PAM-5)  ●每个信号电平代表2比特  ●每秒发送125M符号  ●与100Base-Tx符号速率相同  ●降低噪声的干扰 每对线支持250Mbps的数据速率(每个方向)  下图就是4级信号编码的原理图可见正常的方波电压被压缩调制成4个台阶分别对应4个2位二进制数,这就造成了4级信号之间的峰值电压差距不大,受干扰叠加后容易造成误码。再加上每条链路必须双向全双工传输信号,误码的可能更大大加强。所以为了能使网络设备能正确地辨识每一个方波信号,在网络设备中必须增加大量的串扰/回声消除DSP处理器,这就造成了支持1000Base-T

4、的交换机平均端口成本大大增加,即需要复杂而特殊的网络设备接收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六类系统  1000BASE-Tx则是六类系统工作的方式。1000Base-TX也是基于四对双绞线,但却是以两对线发送,两对线接收(类似于100Base-TX的一对线发送一对线接收)。由于每对线缆本身不进行双向的传输,线缆之间的串扰就大大降低,同时其编码方式也相对简单。这种技术对网络的接口要求比较低,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电路设计,降低了网络接口的成本。但由于使用线缆的效率降低了(两对线收,两对线发),要达到1000mbps的传输速率,要求带宽就超过100mhz,也就是说在五类和超五类的

5、系统中不能支持该类型的网络。一定需要六类系统的支持。  ●2对线接收,2对线发送  ●网络设备无需回声消除技术  ●只有6类或更高的布线系统才能支持  以下就是1000BASE-Tx的工作方式:  可见,工作在1000BASE-Tx的方式下的六类系统具有天生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其拥有250MHz的设计带宽,并拥有更大的导体直径及采用了中心十字架等新的生产工艺,使之即使应用于1000BASE-T的网络时也能提供更好的串扰指标。  反观超五类线缆的先天不足,使之完全不能够胜任于1000BASE-Tx的工作方式,而当在运行1000BASE-T的时候,即使拥有155M

6、Hz带宽的超五类线也不能提供足够的带宽余量及串扰指标来抵御外部的干扰(可惜的是,直到最近的超六类标准才对这些外部的干扰进行了定量的指标分析)造成其构成的千兆系统绝大多数实际传输率远低于1000Mbps。  综上,尽管在绝大多数的应用中,超五系统因较低的投资及近乎可以被接受的性能表现使得其仍然可以胜任甚至可替暂时代六类系统。但当您的网络设备全部都是千兆端口时,1000BASE-Tx因不需要大量昂贵的DSP芯片而带来的成本优势则须计入您网络的总体规划成本核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