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ID:50851522

大小:37.4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5

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招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一、(12分)1.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并且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馋涎欲滴(xián)颔联(hán)欲壑难填(hè)冒天下之大不帏B.名不副实货殖(zhí)饕餮之徒(ti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C.女娲补天(wā)斡旋(gān)世之枭雄(xiāo)万变不离其中D.不分轩郅懿旨(yì)屡试屡踬(zhì)春寒料峭(xiào)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并且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内米开朗基罗的著名壁画终于完成了繁重的清洗工作,立即吸引众多的朝圣者趋之若鹜。壁画以其清

2、洁、明亮、鲜艳,与以往的灰暗、积垢、模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提出质疑:这次清洗,究竟是恢复了米开朗基罗杰作的原始风貌,还是严重破坏了原作风格?B.印象派的绘画如同九部交响乐组成的贝多芬的音乐世界那样,是一派五光十色、争奇斗艳的热闹景象。你看,莫奈的《日出·印象》送走了幽静的夜晚,迎来了喧闹的白昼。马奈的《推勒里花园中的音乐会》淑女如云,乐音缭绕。雷诺阿的《青蛙塘》波光粼粼,倒影憧憧,舟船穿梭,人声鼎沸。C.宋徽宗的楷书虽然没有大开大合、雄浑磅礴的魄力,但一张一弛,仍具有一种活跃的动态。D.“文汇读书周报”以《中国明星大流失》为题,摘刊

3、了《中国文化大峡谷》(钟祖基著)一书的部分内容,该书列举了大量在国际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尖子人才流失的情况。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是以建筑物形象变化与重复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B.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局限性,从不担心否定自己,而是不断反思、不断批判自己,并且以此开辟自己前进的道路。C.语言里的每一个词语,都有它的含义。要把词语用对用好,自然要按照词语的含义来使用。不过,只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还要使所用的词语和语境相适应。D.人类内部的大灾难萦绕在全

4、世界所有政治家的头脑中,这种灾难如同幽灵一样,可以毁灭整个人类文明。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西厢记》是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剧中主要有张生、崔莺莺、红娘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在篇幅上它突破了元杂剧每剧四折的旧体制,大大扩展了容量。《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代元稹的笔记小说《会真记》。B.《钦差大臣》是俄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代表小说作品,深刻地讽刺了俄国上流社会的腐朽,揭露了整个农奴制度的黑暗。C.巴金的“人生三部曲”由《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组成。作品以一个封建大家族为背景,从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没落,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不可避免的

5、崩溃之势。D.乐府原是汉代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指部分文人所作和从民间采集的民歌。中唐时期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乐府民歌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二、(9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解答5—7题。“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义。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

6、边入抵揭岭,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地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

7、,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北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以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

8、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除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