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

ID:50863117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5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_第1页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_第2页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_第3页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_第4页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探析摘要:“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对地方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既是地方高校培养“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必然选择,也符合地方高校服务地区经济的宗旨。地方高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学体系,以多学科融合创新专业教育及建设“双高型”师资等方式来构建“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机制,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有益的探索。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三重一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b)-0211-021“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含义"三重一高型"人

2、才是对厚基础、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综述表述。“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索质”为核心内容,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思想。“重基础”即在人才培养屮要加强学生的知识厚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重技术”是指要以人才的专业技术、技能为人才培养的重点;“重能力”是要注重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包括环境适应能力、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高素质”是指要提高人才的人文索养、专业索养等综合索质。在“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中应该以人才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主导,不管如何注重人才的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综合素质,都是以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为导

3、向的。2“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意义2.1是对地方高校服务宗旨的反映地方本科院校是由地方财政供养的高等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该扎根于地方经济,努力为区域经济和当地社会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地方高校的服务宗旨。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宗旨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与当地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有效对接,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以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为冃标,要求地方高校结合地方经济的特点,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中按照工作岗位的实际内容、实际任务、实际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

4、素质;这是顺应地方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的。2.2是“以人为木”教育思想的体现“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主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而非创造知识的能力,既符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指教育和培养人才应该遵循人的特点和禀赋,尊重人才的发展规律。人才的培养需耍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人才各种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和素质的提升。“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了以提高人才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导向,从夯实人才的基础知识、锻炼人才的技术能力和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三个维度共同来提高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本身就符合人才培

5、养的科学规律,也符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3产学研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三重一高”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需要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主张高校按照市场与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中蕴含的开放式教育思想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实现“三重一高”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耍途径,也是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目标和服务宗旨的。3.1校企合作改革教学体系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企业的参与,加强校企合作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的内容可以包括工学交替、共建实习基地等。工学交替是使学校的学校教育与学

6、生的企业工作经历有效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比如,德国的"3+1"模式、美国的“2+2”模式都是采取学生在学校学习3年或2年,称为理论学期;再到企业锻炼1年或2年作为实践学期,使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既能在学校受到良好的理论教育,又能去校方合作企业经历较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地方本科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规定理论学期和实践学期的时间,建立合适的工学交替模式。地方本科院校也可以与校方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立校外的实验(实习)基地。在这种合作中,校企双方必须找准合作的关键点;校方必须引导企业参与学生的实验实习,比如可以在校外实习基地设置校外指导

7、老师制度、开展学科竞赛活动、举行座谈会等,邀请合作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担任校外指导老师,规定每人指导的学生人数进行现场指导、跟踪指导,在学科竞赛活动、座谈会中作为校外指导老师进行技能示范和指导,并参与学生的实验(实习)成绩评定。校方还应该做好企业的智力资源库,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科技攻关等巩固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企业应该以学校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为平台,为学校培养人才指引方向、把握质量,实现校企互动、互利互惠。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和共建校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做法,对地方本科院校扎根于地方经济,加强校企合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能突出对“三重一高”型人才的

8、培养,促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三重一高”型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